劳动合同法下实施派遣的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 上海铁路局劳动和卫生处;
【分类号】:D92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家桔;;我国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J];中国劳动;2014年01期
2 陈文涛;;劳务派遣违反同工同酬应当如何认定[J];中国劳动;2014年01期
3 张青;;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黎建飞;;“派遣劳动”应当缓行[J];法学家;2005年05期
3 周亚军;;新《劳动合同法》关于对劳务派遣的修改及对企业在用工方面的要求[J];法制与社会;2013年19期
4 蔡和平;;哈茨改革能否扭转德国劳动力市场的颓势(上)[J];中国劳动;2007年02期
5 周国良;;关于劳务派遣同工同酬与三性认定问题的思考[J];中国劳动;2012年06期
6 刘璐;宋晓波;;日本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中国劳动;2013年09期
7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题中应有之义——论劳务派遣超常发展的“堵”与“疏”[J];探索与争鸣;2012年08期
8 王全兴;杨浩楠;;试论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兼评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沈同仙;;论我国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刘焱白;;从同工同酬看派遣工劳动平等问题[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启伟;罗翠莲;王金顺;;新劳动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2 杜一鸣;;《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写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周年之际[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闫磊;;《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4 陈亮;;《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苏增顺;;我国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6期
6 杨中旭;;劳动合同法:凸显劳动者本位[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1期
7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8 孙继伟;;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合同法?[J];上海经济;2007年08期
9 胡庆波;;企业没有误读法律——专家解读“辞职门”[J];法律与生活;2007年22期
10 ;《劳动合同法》凸显十大新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琛霞;;我国水资源管理问题对策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8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林勇;《劳动合同法》谨防沦为法律白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晋晖;《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郭晓宇;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社会和谐[N];法制日报;2007年
4 汤璇;《劳动合同法》不是“洪水猛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娇萍;争议声中形成的共同意志[N];工人日报;2007年
6 田雨 邹声文;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郭翼;全国人大举行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视频报告会[N];人民代表报;2007年
8 记者 叶小钟邋通讯员 姚文军;广东三级工会宣传《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9 赖志凯;海南省总为职工急补《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10 唐帅邋姜峗;不要误读《劳动合同法》[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立花聪;《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李鹏;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3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4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