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我国保险法中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初探

发布时间:2019-11-13 08:09
【摘要】: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源于英美合同法,其以限制英美法系中的对价原则,保护无对价合同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为产生目的。20世纪后,该制度又逐渐被英美保险法所采用,以之有效约束保险人的抗辩行为。大陆法系国家虽未对该制度进行明文规定,但在立法过程中均对其给予了一定认可。我国保险立法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了两大法系的立法特色,并依据国情形成了适合本国的立法体系。而在此期间,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的引进与实施历来为国内学者及立法者所提倡。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努力,该制度终于在2009年10月实施的《保险法》第16条第6款中有所显现,但鉴于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形成于英美法系,我国罕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导致该制度在国内亦存在诸多误解与混淆,以致于我国现行法未能全面、有效借鉴该项制度在国外保险实践中的有效作用进行完备立法以约束保险人的抗辩行为。 笔者正是以此为启发,希望借助本文的写作,深入探究该制度的内涵及历史沿革,并将其与类似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保险法中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各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范围。努力通过对其二者的比较分析,澄清学理界有关该制度的部分误解及混淆,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补充与完善现行法条文,确立适合于我国的立法模式及立法范围,进而使该制度有效地应用于现实保险法案例中。沿着这样的研究思路,笔者通过研读案例、比较分析,最后完成了这篇论文的写作。本文的逻辑结构如下: 引言,笔者通过陈述部分学者就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的研究成果,阐述自身的写作目的,研究对象及写作思路,就本文的写作意图进行初步奠定。 第一章,保险法中弃权与禁止反言概述。笔者就弃权与禁止反言的基础概念着手,通过比照不同法系学者的定义得出自己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在本章最后,笔者具体阐述了该制度在保险法领域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保险法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的比较分析。笔者通过论述该制度在英美法系中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在大陆法系立法中的相关体现,揭示了该制度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的相关性。在本章最后,笔者将该制度与我国保险法的现存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三章,保险法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的构成分析。笔者通过研读国外立法,从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以及适用限制等方面对保险法中弃权与禁止反言规则进行了单独阐述,并在本章最后对其二者的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四章,我国保险法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的完善。在本章中,笔者首先分析了该制度在我国保险法领域中引进的本土化优势。其次,通过客观分析该制度的现状,阐述了其在我国保险立法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笔者就该制度在我国保险实务中的适用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包括针对现有条文的立法建议以及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在我国建立的立法模式及立法完善。 结论,笔者就前文所述进行了相关总结,再次明确了其自身观点及基于我国保险法弃权与禁止反言完善的立法建议,并提出了亟待进一步解决的相关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林;关于设立保险法体系的一点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年05期

2 张文彬;论普通法上的禁止反言原则[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张亚洲;;“禁止反言”原则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适用[J];中华商标;2006年01期

4 黄霞,董邦俊,唐子艳;保险合同中的最大诚信原则[J];法学杂志;2005年01期

5 杨翠柏;“承认”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6 梁鹏;;论英美保险法之禁止反言规则[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李斌;党凯;;浅谈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8 霍艳梅;贾增军;;保险弃权与禁止反言的实例分析[J];经济导刊;2010年02期

9 张婷婷;;我们离弃权和禁止反言还有多远[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10 万崇;;谈保险人的合同解除——基于新旧《保险法》比较研究[J];大众商务;201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根喜;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禁止反言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邵卫刚;禁止反言规则在审判中的运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王妍(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英美法中的“禁止反言”原则[N];法制日报;2001年

4 沙银华;代理人妨碍告知 能否适用禁止反言[N];中国保险报;2003年

5 梁鹏;本案以禁止反言判决更为合理[N];中国保险报;2008年

6 丛兵 志超;投保人死亡虽非保险事故 保险人禁止反言应当赔偿[N];江苏经济报;2009年

7 谢柳;沙银华:只想实实在在做点事[N];中国保险报;2008年

8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商学院学生 吴姝;解读新保险法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卢国伟 靳洪来;南阳法院判令保险公司支付理赔款[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张绍阳;每次投保病情都要如实告知[N];证券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海波;论中国海上保险法与一般保险法之协调[D];复旦大学;2012年

2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3 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合同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池漫郊;多方多合同仲裁的挑战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我国保险法中弃权与禁止反言制度初探[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肖唯;论我国新《保险法》中的弃权和禁止反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谷新;论我国保险法弃权与禁止反言规则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1年

4 史中伟;禁止反言在国际法中的适用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阎冰;论海上保险人的弃权与禁止反言[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6 张兴刚;论海上保险合同中的最大诚信原则[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郭武汉;合同转让过程中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朱洁;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9 陈利东;保险法中的最大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刘雨竺;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0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60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