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劳务派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4 09:20
【摘要】:劳务派遣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产生于美国,随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并颇具规模。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我国劳动力供给不平衡,劳务派遣凭借自身灵活性高、降低用工、就业成本等优势,不仅满足了派遣过程中三方主体的利益需求,还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流动,使得这种由国外传入我国的新型用工模式短时间内有了迅速发展。可以说劳务派遣不仅仅是一种用工方式,更是一种就业途径和配置劳动力的方式。 我国劳务派遣与国外有很大差别,其发展初期能够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我国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就业等问题。与国外劳务派遣是非主流用工方式相比,其在我国却有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用工方式,而且由于我国相关立法存在空缺,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原因,其发展初期也一直处于不规范的状态,直至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才正式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明确下来。但是至今我国仍未成立有专门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而且劳务派遣在具体的用工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派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劳动争议日益增多。如何规范和发展劳务派遣行业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曾一度成为两会期间热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周玉清就曾建议制定《劳务派遣用工实施办法》。2012年12月,国家颁布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有关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了集中修改,这一修正案的公布无疑将会进一步规范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 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要省份之一的四川省不仅仅是人口大省,也是我国劳动力输出大省。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其劳动力资源,完善相关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的积极作用,遵循“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的原则,对积极维护派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四川省劳务派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国外相关发展历史、情况及意义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四川省劳务派遣市场的发展现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取得四川省劳务派遣的状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系统分析及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把握劳务派遣的相关理论,包括其含义、内容、特点和性质等,了解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各类要素市场日益发展,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而言,人力资源市场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需要政府管理者倾注更多精力予以调控和引导,确保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态,对于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其在降低用工成本,推动结构调整与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劳务派遣理论概述。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其通常可以被分为“登录型”和“雇佣型”两大类,各国对“登录型”一般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我国也明确禁规定只能采取“雇佣型”,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法律关系较复杂,其在我国的适用范围只能是在一些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但对这些岗位的具体范围缺乏规定,虽然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其又有了进一步更加明确的规定,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地方仍缺乏清晰的界定。通过对比国内外劳务派遣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派遣背景、劳动力市场构成、劳务派遣地位和形式以及对其规制方面,我国与国外很多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状况。 第三部分四川省劳务派遣的现状、特征。从派遣机构、派遣员工、用工单位三方面出发,在四川省范围内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进行调研,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四川省劳务派遣机构数量增长迅速,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公司较少,大多数公司存在着兼业现象,从业人员专业性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大学学历为主,高学历人员较少,派遣员工主要分布在垄断行业,如通信、银行等行业派遣员工所占比例较高。派遣者多以年轻人、低学历、低端岗位为主,派遣员工使用原因也日趋多元化,除了其能够提灵活的用工,规避风险,降低用工成本等原因外,还由于派遣机构拥有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受到一些企业的认可,另外,一些企事业单位由于内部编制紧张,通过使用派遣工来解决其人员短缺等问题。 第四部分劳务派遣中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相对于派遣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整个法律体系显得相对不健全,没有专门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四川省也缺乏符合地方实际的规章制度,在准入管理制度方面缺乏严格的限制,管理方式不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由于法律政策和人员机构配置不足,监督内容受限和监督手段落后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难发挥,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缺乏必要保障,存在同工不同酬,社会保障水平低,员工发展受限、缺乏归属感,其民主权利实现状况差等问题。 第五部分解决派遣用工问题的对策措施研究,通过介绍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菲律宾的派遣模式和国内其他省市的做法,总结其在市场准入行业范围、派遣期限、派遣单位的规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其对四川省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机制的启示。从完善立法约束机制、构建系统化监督体系、完善自身管理、强化服务职能,增加员工归属感等方面出发,根据四川省劳务派遣现状,提出能够规范其劳动派遣用工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体系。 第六部分结语。劳务派遣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全面认识其对社会和经济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可以把其比喻成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的话,可以发挥其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丰富当前用工方式,降低用工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使用不当,则可能损害派遣者的合法权益,导致不规范用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四川省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发展经验,规范其发展,现状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规范行业发展的方案,可以预见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必将打造出用人单位、派遣员工、派遣单位及社会各方共赢的新局面。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1)从实践方面进行分析。现有研究从立法规制方面的研究较多,然后通过分析来找出相关立法现状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获得四川省劳务派遣现状的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所得资料可以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四川省劳务派遣的现状并分析其特点。 (2)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受到了我国广大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其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待规范,而且国内对劳务派遣的研究也大部分是从现状、问题和对策这三方面选取其中一两点来分析,较少有结合这三方面综合来论述的。本文选取四川省作为立足点,在全面分析了四川省的劳务派遣现状的基础上,从劳务派遣三方主体以及政府方面系统的介绍、分析了四川省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为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奠定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49.27
本文编号:2560746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4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模式[J];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2 俞晓婷;;论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3 段波;;用人单位如何科学应对人才租赁[J];交通企业管理;2006年11期
4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5 李坤刚;我国劳动派遣法律规制初探[J];中国劳动;2005年02期
6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7 董保华;;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动力派遣[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8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9 丁海珍,梁晓蒙,刘琳;人才派遣问题初探[J];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10 苏慧文;刘洁;;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560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6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