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两种伦理正当性的模式——读徐涤宇《原因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苏永钦;;民法的积累、选择与创新[J];比较法研究;2006年02期
2 孙笑侠,郭春镇;美国的法律家长主义理论与实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徐国栋;对郑成思教授的论战论文的观察[J];法学;2002年04期
4 徐国栋;;民法私法说还能维持多久——行为经济学对时下民法学的潜在影响[J];法学;2006年05期
5 孙笑侠;郭春镇;;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特;;父爱主义与“还地于民”[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2 沈建峰;;罗马法上的原因理论及其对近现代法的启示——无因理论的罗马法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3 徐涤宇;胡东海;;证明责任视野下善意取得之善意要件的制度设计——《物权法》第106条之批评[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4 龙卫球;;物权法定原则之辨:一种兼顾财产正义的自由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10年06期
5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的可能困境及保障策略[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
6 刘笑言;;道德父爱主义与公民教育[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7 蒋品洪;;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中的家长主义[J];财会月刊;2011年12期
8 胡长兵;陈培秀;;行为法律经济学:新知还是旧论——波斯纳与桑斯坦等的论战及其意义[J];财贸研究;2009年02期
9 陈立滨;;试论物权变动新模式——以揭示买卖契约中物权合意的存在为基点[J];研究生法学;2006年06期
10 李语嫣;王聪;;超越公力救济中心主义——读《论私力救济》[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建伟;;论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 唐忠辉;;论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强制监测义务[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董毅;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红;继续性合同终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王海燕;私有财产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胡亚球;程序安全论[D];苏州大学;2006年
9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霞;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丽;论我国物权法之公示公信原则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任微微;植物人监护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稳稳;法律家长主义研究中的利益问题与能力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安丹;酒后驾车行为入罪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卢冬冬;对物权行为理论之反思与质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潘静;论不法原因给付[D];南京大学;2011年
7 蒋华林;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生成与培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谢琦;精神病人权利保护的法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长远;沈阳市康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林艳婷;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幼蒸;原始仁学的意义——《论语》文本的符号学—解释学读解法[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李爱梅,肖胜,凌文辁;从“心理账户”透视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J];经济论坛;2004年11期
3 李爱梅,凌文辁;论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赵红军,尹伯成;经济学发展新方向:心理学发现对经济学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5 方草;爱国主义的行为经济学解释——近代民生公司案例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刘波,戴辉,孙林岩;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修正和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肖经建;行为经济学和消费经济行为[J];消费经济;2005年01期
8 周林彬,黄健梅;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J];学术研究;2004年12期
9 舒国滢;权利的法哲学思考[J];政法论坛;1995年03期
10 孙莉;德治与法治正当性分析——兼及中国与东亚法文化传统之检省[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放;;论行为法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世远;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J];法学研究;1995年04期
2 孙文桢;;民法典亲属法编的制度安排和意思自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陆俊杰;;自然法思想与中国民法典的价值取向——兼论我国民法的本位[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龙庆兰;制定民法典的体系选择——师从《德国民法典》的历史必然性[J];新东方;2001年02期
5 尚清锋;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之思考[J];前沿;2001年02期
6 李晓阳;;浅析可撤销婚姻的若干问题[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吴延学;;多重视角下的流担保条款:反思与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杨立新;;佟柔老师与“高法班”[J];中国审判;2007年10期
9 吴延学;陈潜;;流质契约禁止规则的多视角反思[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陆琳莎;;论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以《民法通则》为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英泽;林凡彩;刘常波;;船舶碰撞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分析[A];船员综合素质与安全论文集[C];2005年
2 杨辉;李崇银;潘静;;南海季风槽的异常特征和原因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戎立;;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切实保障环境安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杨aF;吴跃萍;;农民工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5 朱晓虹;;我院2007-2008年药品质量问题的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金颖;张亚芳;;我院2007-2008年药品质量问题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卢国良;王瑾;涂鹏;张健;葛中川;邵涛;夏昭林;;铁路职工职业伤害的病例-对照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学京;;膝关节伸位僵直的原因和预防[A];2006骨伤科疑难病症诊疗技术新进展、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钟培道;;2610号客机空难事故剖析[A];2006年全国失效分析与安全生产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邵珍;;职中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及矫正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谷峻杰;开放性的法典是中国民法发展方向[N];检察日报;2005年
2 记者 郭士辉;加强执行理论研究 推进执行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马宏建;民法典考究未来[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何乃寻 黎品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法典[N];法治快报(广西政法报);2004年
5 ;民法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的基础[N];甘肃日报;2003年
6 金国中;民法典:伟大的世纪梦想[N];经济参考报;2003年
7 见习记者 牛晓波;民法典:从“整体上市”到“分拆上市”之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记者 周婷玉 邹声文;侵权责任法“实”审,民法典迈“第二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蒋安杰 刘景利;纵横捭阖民法典[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国栋;国外民法典的立法程序考究[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杰;铁、钌、锇对氮活化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彭晓东;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微观不稳定性及湍流理论研究[D];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2002年
3 王端武;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张坚;一些硼烷离子及其衍生物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领;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6 董静;痰湿体质基础研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松林;蒙药调和体素作用机理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解菊;类硅烯结构及反应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谭宏;中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晶;我国民法法典化体系化的思想基础:对罗马法体系的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滕剑;论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与民法文化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春妮;无效婚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爽;论不法原因给付[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廖昂;证券仲裁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胡健;民法之信赖保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胡永康;论法律行为的原因[D];复旦大学;2008年
8 柴文祺;公序良俗原则之民法考量[D];复旦大学;2009年
9 娄爱华;路易斯安那民法典第1967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郑嫣;对价与原因的比较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2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8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