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利他合同 杨夏琴 西南政法大学

发布时间:2021-03-04 14:10
  合同的相对性作为一条重要的原则,不论是在大陆法系或是英美法系,都在司法体系中奠定了基础性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易进步的需要,利他合同逐渐诞生。利他合同之所以能够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并在各国得以承认和广泛适用,有其必然性,但是我国立法上却没有利他合同制度的一般规则。本文通过对利他合同制度的探讨研究,借鉴其他国家制度并结合我国立法实际,对我国构建利他合同制度问题提出初步建议。本文由引言、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利他合同的价值衡量与发展。本部分旨在分析利他合同产生的理论基础和事实基础。首先简述利他合同的产生背景,引入下文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问题的探讨;其次,通过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概述和讨论,认为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这一基础原则的利他合同也是有存在可能的;再次,讨论利他合同之所以能突破严格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并得以产生、发展,因其功能与价值为社会所需要;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利他合同在两大法系国家的发展及确立,认为建立利他合同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完善民法体系的需要,建立利他合同制度已为必然之势。第二部分,利他合同的独立性。本部分既论证了利他合同不可替代性,又引出了下文对利他合同制度构造的讨论。利他合同得以存在和发展,因为其在实务操作中能够填补其他法律制度所无法规范和保护的情形;同时,通过对比现代民法上一些相近的制度,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其特征,引出下文对其构造的探讨。第三部分,利他合同的独特构造。在上述分析之后,本部分主要讨论利他合同的制度构造。讨论内容为利他合同的成立要件、对当事人和第三人的效力以及利他合同的变更、撤销和解除三个方面。第三人受益为利他合同的根本目的,赋予第三人权利取得以及限制当事人部分权利为其实质,从而也导致利他合同制度设计与其他相似制度比较上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我国利他合同制度构建之探讨。上文对利他合同的讨论,目的在于为我国建立利他合同制度、完善民法体系提供借鉴。本部分首先阐述我国的相关立法概况,为下文讨论我国立法上构建该制度奠定基础,继而对引起我国是否存在利他合同一般规则的争议的《合同法》第64条进行分析定性,最后对我国立法上构建利他合同制度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利他合同的价值衡量与发展
    (一) 利他合同的产生
    (二) 利他合同与合同相对性的突破
    (三) 利他合同的功能与价值
    (四) 利他合同在各国的发展及确立
二、 利他合同的独立性
    (一) 利他合同与“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
    (二) 利他合同与“债权让与”
    (三) 利他合同与“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
三、 利他合同的独特构造
    (一) 利他合同的成立
    (二) 利他合同的效力
    (三) 利他合同的变更、撤销及解除
四、 我国利他合同制度构建的探讨
    (一) 利他合同制度在我国的立法概况
    (二) 对我国合同法64条的界定
    (三) 我国利他合同立法构建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真正利他合同”研究——以《合同法》第64条为中心而展开[J]. 薛军.  政治与法律. 2008(05)
[2]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格论——以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为中心[J].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8(01)
[3]论利他契约对契约当事人之效力[J]. 吴文嫔.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3)
[4]论涉他契约——兼评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之规定[J]. 尹田.  法学研究. 2001(01)
[5]论合同的相对性[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1996(04)
[6]契约对第三人的保护效力之研究[J]. 肖厚国.  河北法学. 1995(06)
[7]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受益人[J]. 薛虹.  法学研究. 1994(02)
 
硕士论文
 
[1]利他合同中第三人请求权制度研究[D]. 李昊.河南大学 2010
[2]利他合同研究[D]. 邹莉.郑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63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063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