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之辨析

发布时间:2021-03-27 23:25
  本文根据我国关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法律规定,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比较和实例分析的方法,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进行了法理辨析与实践认定。文章的第一章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基本理论综述。文章首先对诈骗与欺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欺诈和诈骗与欺骗虽然是同义词,但是作为法律用语,其含义是有区别的,法律对欺诈与诈骗是作了严格区分的。接着分析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概念和基本犯罪构成。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而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文章的第二章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法理辨析。文章首先分析了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的相同点,接着文章从法理的角度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进行了区分,其中主要是从二者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主观方面,文章主要是从主观动机、主观故意产生的时间和故意的形态进行分析。在客观方面...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基本理论综述
    一、诈骗与欺诈概念界定
    二、合同诈骗罪基本理论
        (一) 合同诈骗罪概念
        (二)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三、合同欺诈基本理论
        (一) 合同欺诈的概念
        (二)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法理辨析
    一、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的相同点
    二、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法理区分
        (一)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区分的标准
        (二)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主观方面的区别
        (三)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在客观方面上的区别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实践认定
    一、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司法实践认定存在的问题
        (一) 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
        (二)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的故意形成的时间问题
        (三)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中数额对行为的定性问题
    二、司法实践中辨析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的对策
        (一) 准确认定"非法占有目的"对策
        (二) 准确认定故意产生的时间
        (三) 准确认识数额对行为性质的影响
        (四) 正确把握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之间的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 任海涛.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2]论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J]. 张明楷.  法商研究. 2005(05)
[3]合同诈骗罪认定的困惑——兼谈商法之独立[J]. 胡东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03)
[4]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数额[J]. 张成法.  理论界. 2005(05)
[5]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之比较[J]. 梁晓旭.  理论探索. 2004(03)
[6]“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之研究[J]. 陈增宝.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02)
[7]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认定问题[J]. 田鹏辉.  学术交流. 2004(01)
[8]合同诈骗犯罪的特点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 郑家水.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9]试论合同诈骗罪的本质特征[J]. 曾琼,徐立.  律师世界. 2003(11)
[10]合同诈骗罪与非罪之分析[J]. 李利.  律师世界. 2003(07)



本文编号:3104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04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