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建立地震应急互助契约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17:39
  论文分析了现行的地震应急运行模式,指出现行地震应急机制不足之处:整个的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常态假设之上的,习惯于按常态规划和开展工作,应急主体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设置。表现形式为纵向应急协调,应急管理分行业、分部门进行,参与决策主体为多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纵向应急体系为主,尽管有利于实现“分工负责”,但是当发生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的“综合性”危机时,将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在这样的机制下,纵向管理有余,而横向联合不足。在实际运作中,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应急联动,政府间上下左右和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指挥能力还比较弱,办事效率不高;地震应急体系中,缺乏横向机制作为补充,在应急体系中,只有义务与责任,而回报缺失。特别地,开展地震危机管理工作,更受到多方面的制约,首先,地震活动少,人们体验地震的机会少,缺少切身的感受和客观刺激,公众对地震的认知较为片面、肤浅。其次,各级政府和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缺少紧急处置地震应急事件的经验。最后,由于社会地震应急缺乏实践机会,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区自身物资储备往往满足不了应急的需要;但是,如果物资储备过多,易造成浪费。因此,地震应...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建立地震应急互助契约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风险管理的实践与评述——以加拿大和英国政府的改革为例[J]. 唐钧.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4)
[2]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分析[J]. 张慧,张锦高,陈彪.  统计与决策. 2007(14)
[3]市(县)地震局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J]. 樊星,陈振川.  城市与减灾. 2007(04)
[4]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J]. 刘瑞丰,蔡晋安,彭克银,单新建,代光辉,田力,庞丽娜,张爱武.  地震. 2007(02)
[5]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机构[J]. 陈磊.  防灾博览. 2006(06)
[6]我国地震应急与救援发展的思考[J]. 徐德诗,黄建发.  国际地震动态. 2006(10)
[7]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J]. 史培军,叶涛,王静爱,邹铭,何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8]危机储备: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应重心前移[J]. 温志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04)
[9]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及政策研究[J]. 杨秀生,刘涌梅.  灾害学. 2006(01)
[10]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看中国减灾战略的调整[J]. 史培军,郭卫平,李保俊,郑璟,叶涛,王瑛,刘婧.  自然灾害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115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15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c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