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合同债权让与制度中债务人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12:00
  本文旨在研究合同债权让与中债务人利益的保护。本文以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为前提,以债权转让行为得以切实履行的过程中,债务人的存在为基础,通过研究我国法学理论和立法,针对忽略对债权让与中债务人保护的现状,借鉴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的实例,对我国立法和案例进行了检讨和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应在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在相对公平的前提下,根据债务人经常处于弱势和被动的现实情状,遵从稍倾向于保护债务人利益的原则,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操作性的配套的具体的债权转让规则。笔者运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主要以大陆法与我国法对比,从债权转让通知、表见让与、抗辩权、多重让与以及诉讼程序审查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债权让与制度中的规定和缺漏,表明自己的观点,也提出了相应的一些立法建议。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 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债权让与制度及保护债务人的必要性
    一、债权让与制度概述
    二、保护债务人的必要性
    三、对债务人保护的原则
第二节 不得转让的债权类型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
    二、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四、目前在债权让与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债权让与通知中的几个环节
    一、债权让与通知的主体
    二、通知的时间
    三、通知的方式
    四、关于债权让与通知的建议
第四节 债务人的抗辩权
    一、先看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一个案例
    二、关于抗辩的范围和构成要件
第五节 表见让与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二、表见让与概述
    三、表见让与的构成要件
    四、债权表见让与的法律后果
    五、本案评析
第六节 多重让与
    一、各国的立法例比较分析
    二、对我国的立法选择的建议
第七节 有关司法程序的设置
    一、正确确定案件的管辖
    二、法院程序审查和实体审查
    三、债务人的反诉权
    四、协助执行通知书与债权让与通知的优先权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债权让与中的若干争议问题——债务人与债权受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整合[J]. 李永锋.  政治与法律. 2006(02)
[2]论债权质权中第三债务人的保护[J]. 徐涤宇,刘芳.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5(02)
[3]论债权的相对性与不可侵性的关系[J]. 梅夏英,邹启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4]债权让与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对我国合同法中债权让与制度的完善[J]. 戴建庭.  河北法学. 2004(08)
[5]论债权让与和对抗要件[J]. 韩海光,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2003(06)
[6]债权让与的法律构成论[J]. 崔建远,韩海光.  法学. 2003(07)
[7]债权让与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 白彦,林海权.  政法论坛. 2003(03)
[8]对债权不可侵性和债权物权化的思考——兼论物权与债权之区别[J]. 李锡鹤.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03)
[9]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及其相对性问题论纲[J]. 刘保玉,秦伟.  法学论坛. 2002(05)
[10]析债权转让中的抗辩与反诉[J]. 吴亚频.  法律适用. 2000(10)



本文编号:3165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65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