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之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8 13:50
本文致力于采用新视角和新材料对我国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的实际状态进行实证分析,为此提出并论述了从事实出发的法律实证分析框架,收集了较为完整的原始法律资料尤其是以往被研究者所忽视的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以及其正式和非正式认可的法院判决文书,作为分析资料。在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整合了霍菲尔德的法律关系理论、茨威格特和克茨的功能主义比较法理论、黑克的利益法学和庞德的社会学法学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应从两个基本事实——法律所要解决的事实上利益纠纷和法律据以表现其自身的原始法律资料——出发来研究实证法。在这一框架之下还论述了法学上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描述了法律识别和反向法律识别的分析思路,系统整理了静态法律范畴体系、肯定的反向静态法律范畴体系以及否定的反向静态法律范畴体系这三种法律认识范畴体系。通过对规定我国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的制定法文本进行严格语言分析并进行案例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该制度项下之确认合同无效规范、无效返还-赔偿规范和收缴财产规范虽然均属私法上的强行法,但是在实践中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强制性;认为我国无效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制度主要以恢复原状为目的,即通过确认无效合同规范...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从中国制定法文本的观察开始
第二节 国内法学文献观察
第三节 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围
一、分析框架之界定
二、研究范围之限定
第一章 从事实出发的法律实证分析框架
第一节 事实上利益纠纷及其分析方法
一、法律与事实上利益纠纷
二、事实上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分析
(二) 事实上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二节 法律认识论
一、凯尔森的法律认识论
(一) 动态法律范畴体系和动态法律规范体系
(二) 静态法律范畴体系和静态法律规范体系
(三) 凯尔森法律认识论在立法上的运用
二、霍菲尔德的法律关系理论对凯尔森体系的补充
三、从原始法律资料认识法律
(一) 从解释法律文本认识法律
(二) 从分析裁判文书认识法律
第三节 外在事实的法律解释
一、凯尔森法律认识论的启示
二、外在事实的法律识别
三、法律解释外在事实而得的法律后果
四、法律上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 法律上利害关系
(二) 法律上的利益或法律权利
(三) 法律纠纷
第四节 实证分析框架下最低限度的法律评价
一、形式正义的评价标准
二、程序正义的评价标准
第二章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一般问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无效合同行为与无效合同行为法律规范
第二节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的规范体系分析
第三节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责任规范强制性的实证分析
一、确认合同无效规范和无效返还-赔偿规范强制性的实证分析
(一) 法官适用确认合同无效规范和无效返还-赔偿规范情形的分类整理
(二) 法院适用当事人创造的新个别法律规范情形的分类整理
(三) 无效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与派生法律权利
(四) 确认合同无效规范和无效返还-赔偿规范具有不同强制性的解释
二、追缴和收缴财产规范强制性的实证分析
(一) 法官适用追缴和收缴财产规范适用情形的分类整理
(二) 追缴和收缴财产规范强制性的归纳分析
第三章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的制定法文本分析
第一节 确认合同无效规范文本的语言分析
第二节 返还财产规范和追缴财产规范文本的语义区分
一、严格意义上的返还财产规范和追缴财产规范
二、歧义的追缴财产规范文本表达
第三节 返还和收缴财产规范文本的语言分析
一、返还财产规范文本中"财产"的意义
(一) 返还物或者返还现实经济利益
(二) 返还原有财产或者返还原有财产及收益
二、收缴财产规范文本中"财产"的意义
第四节 返还财产规范和赔偿损失规范文本的语义区分
一、折价补偿与赔偿损失的语义区分
二、返还或者赔偿的是缔约或者履约中的利益
第四章 无效返还-赔偿规范的具体实证分析
第一节 返还实物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返还动产及相关问题的分类整理
二、返还不动产及相关问题的分类整理
三、返还实物及相关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解释
(一) 合同当事人向第三方利害关系人的返还
(二) 物权性质的返还或者债权性质的返还
(三) 返还原物或者无须返还原物
(四) 按照产出价值标准或者投入价值标准进行折价补偿
(五) 与返还有关的赔偿损失
(六) 使用收益的返还问题
第二节 返还金钱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取得外币之返还及利息计付
(一) 取得外币之返还及利息计付的分类整理
(二) 取得外币之返还及利息计付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解释
二、返还人民币时之利息计付
(一) 利息计算规范的分类整理
(二) 利息计算规范的归纳分析
(三) 支付利息规范的进一步解释
三、第三人在无效合同项下返还金钱及其支付利息规范中的法律地位
(一) 第三人是否返还金钱或者支付利息的分类整理
(二) 第三人返还金钱和支付利息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进一步解释
第三节 返还其他经济利益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返还有价证券及相关问题
(一) 返还有价证券及相关问题的分类整理
(二) 返还有价证券相关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进一步解释
二、返还企业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返还服务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赔偿损失规范的实证分析
一、赔偿损失规范中过错及过错比例
(一) 欺诈与未注意审查
(二) 违反禁止性规范或者命令性规范
(三) 未尽到减少损失义务
二、赔偿损失规范中的损失
三、赔偿损失规范的进一步解释
第五章 法官基于个案作出创造性判决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抵扣规范的实证分析
一、法官创制的抵扣规范的分类整理
二、抵扣规范的归纳分析和进一步解释
第二节 其他创造性判决的实证分析
一、重新法律识别
二、拒绝救济
三、无效合同被视作有效合同使用
四、赔偿损失不超过期待利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引用案例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J]. 王轶. 中国法学. 2007(06)
[2]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 李坤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6)
[3]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舒小庆. 求实. 2007(11)
[4]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 李维安,王世权.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04)
[5]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J]. 孙谦. 法学研究. 2007(02)
[6]利益法学[J]. 傅广宇. 比较法研究. 2006(06)
[7]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J]. 易军. 法学研究. 2006(01)
[8]论无效合同与诉讼时效的适用[J]. 杨少南. 现代法学. 2005(02)
[9]论保险合同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J]. 尹海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 贾生华,陈宏辉.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05)
本文编号:3165589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从中国制定法文本的观察开始
第二节 国内法学文献观察
第三节 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围
一、分析框架之界定
二、研究范围之限定
第一章 从事实出发的法律实证分析框架
第一节 事实上利益纠纷及其分析方法
一、法律与事实上利益纠纷
二、事实上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分析
(二) 事实上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二节 法律认识论
一、凯尔森的法律认识论
(一) 动态法律范畴体系和动态法律规范体系
(二) 静态法律范畴体系和静态法律规范体系
(三) 凯尔森法律认识论在立法上的运用
二、霍菲尔德的法律关系理论对凯尔森体系的补充
三、从原始法律资料认识法律
(一) 从解释法律文本认识法律
(二) 从分析裁判文书认识法律
第三节 外在事实的法律解释
一、凯尔森法律认识论的启示
二、外在事实的法律识别
三、法律解释外在事实而得的法律后果
四、法律上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 法律上利害关系
(二) 法律上的利益或法律权利
(三) 法律纠纷
第四节 实证分析框架下最低限度的法律评价
一、形式正义的评价标准
二、程序正义的评价标准
第二章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一般问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无效合同行为与无效合同行为法律规范
第二节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的规范体系分析
第三节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责任规范强制性的实证分析
一、确认合同无效规范和无效返还-赔偿规范强制性的实证分析
(一) 法官适用确认合同无效规范和无效返还-赔偿规范情形的分类整理
(二) 法院适用当事人创造的新个别法律规范情形的分类整理
(三) 无效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与派生法律权利
(四) 确认合同无效规范和无效返还-赔偿规范具有不同强制性的解释
二、追缴和收缴财产规范强制性的实证分析
(一) 法官适用追缴和收缴财产规范适用情形的分类整理
(二) 追缴和收缴财产规范强制性的归纳分析
第三章 无效合同行为法律后果制度的制定法文本分析
第一节 确认合同无效规范文本的语言分析
第二节 返还财产规范和追缴财产规范文本的语义区分
一、严格意义上的返还财产规范和追缴财产规范
二、歧义的追缴财产规范文本表达
第三节 返还和收缴财产规范文本的语言分析
一、返还财产规范文本中"财产"的意义
(一) 返还物或者返还现实经济利益
(二) 返还原有财产或者返还原有财产及收益
二、收缴财产规范文本中"财产"的意义
第四节 返还财产规范和赔偿损失规范文本的语义区分
一、折价补偿与赔偿损失的语义区分
二、返还或者赔偿的是缔约或者履约中的利益
第四章 无效返还-赔偿规范的具体实证分析
第一节 返还实物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返还动产及相关问题的分类整理
二、返还不动产及相关问题的分类整理
三、返还实物及相关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解释
(一) 合同当事人向第三方利害关系人的返还
(二) 物权性质的返还或者债权性质的返还
(三) 返还原物或者无须返还原物
(四) 按照产出价值标准或者投入价值标准进行折价补偿
(五) 与返还有关的赔偿损失
(六) 使用收益的返还问题
第二节 返还金钱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取得外币之返还及利息计付
(一) 取得外币之返还及利息计付的分类整理
(二) 取得外币之返还及利息计付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解释
二、返还人民币时之利息计付
(一) 利息计算规范的分类整理
(二) 利息计算规范的归纳分析
(三) 支付利息规范的进一步解释
三、第三人在无效合同项下返还金钱及其支付利息规范中的法律地位
(一) 第三人是否返还金钱或者支付利息的分类整理
(二) 第三人返还金钱和支付利息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进一步解释
第三节 返还其他经济利益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返还有价证券及相关问题
(一) 返还有价证券及相关问题的分类整理
(二) 返还有价证券相关规范的归纳分析及进一步解释
二、返还企业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返还服务及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赔偿损失规范的实证分析
一、赔偿损失规范中过错及过错比例
(一) 欺诈与未注意审查
(二) 违反禁止性规范或者命令性规范
(三) 未尽到减少损失义务
二、赔偿损失规范中的损失
三、赔偿损失规范的进一步解释
第五章 法官基于个案作出创造性判决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抵扣规范的实证分析
一、法官创制的抵扣规范的分类整理
二、抵扣规范的归纳分析和进一步解释
第二节 其他创造性判决的实证分析
一、重新法律识别
二、拒绝救济
三、无效合同被视作有效合同使用
四、赔偿损失不超过期待利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引用案例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J]. 王轶. 中国法学. 2007(06)
[2]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 李坤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06)
[3]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舒小庆. 求实. 2007(11)
[4]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 李维安,王世权.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04)
[5]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J]. 孙谦. 法学研究. 2007(02)
[6]利益法学[J]. 傅广宇. 比较法研究. 2006(06)
[7]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J]. 易军. 法学研究. 2006(01)
[8]论无效合同与诉讼时效的适用[J]. 杨少南. 现代法学. 2005(02)
[9]论保险合同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J]. 尹海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 贾生华,陈宏辉.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05)
本文编号:3165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6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