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诈骗罪及其预防
发布时间:2021-06-07 12:26
诈骗是一种古老的犯罪。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又出现了一种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新型犯罪,犯罪分子利用经济社会的合同契约和人们对合同法制的信仰,采取虚构事实、假冒主体等手段,大肆进行经济诈骗活动,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法律所保护的公私财产所有权,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的破坏。1997年刑法典将该犯罪行为正式确定为合同诈骗罪。本文对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和一般认定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合同诈骗罪的犯罪预防。全文约2万6千字。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对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已经不是简单客体,而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更严重的是侵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因为所有权的物质表现只能是具体的公私财产,它包括公共财产和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作者讨论了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的三种形式要素,行为人一般采取欺骗手段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自愿”地与行为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义务,从而骗取数额较大地财物。犯罪...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一) 合同诈骗罪的客体
(二)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三)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四)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二、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一) 合同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1 、 关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区别
2 、 关于合同诈骗罪与其他合同纠纷的区别
(二) 合同诈骗罪与相关罪的界限
(三) 合同诈骗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三、 合同诈骗罪的预防
(一) 合同诈骗犯罪蔓延的成因
(二) 合同诈骗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三) 合同诈骗罪的预防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同诈骗罪犯罪故意形式新论[J]. 吴巍,黄河.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0(04)
[2]试论合同诈骗罪[J]. 夏朝晖.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04)
[3]关于欺诈性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J]. 邓又天,李永升. 现代法学. 1996(05)
[4]关于合同诈骗罪的立法思考[J]. 吴光侠. 政法论丛. 1994(01)
本文编号:3216572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一) 合同诈骗罪的客体
(二)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三)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四)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二、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一) 合同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1 、 关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的区别
2 、 关于合同诈骗罪与其他合同纠纷的区别
(二) 合同诈骗罪与相关罪的界限
(三) 合同诈骗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三、 合同诈骗罪的预防
(一) 合同诈骗犯罪蔓延的成因
(二) 合同诈骗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三) 合同诈骗罪的预防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同诈骗罪犯罪故意形式新论[J]. 吴巍,黄河.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0(04)
[2]试论合同诈骗罪[J]. 夏朝晖.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7(04)
[3]关于欺诈性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J]. 邓又天,李永升. 现代法学. 1996(05)
[4]关于合同诈骗罪的立法思考[J]. 吴光侠. 政法论丛. 1994(01)
本文编号:3216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21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