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刑事推定

发布时间:2021-07-13 19:37
  本文试图根据合同诈骗犯罪的本质特征来诠释“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内涵,再以该内涵为核心与标准,运用刑事推定理论与方法,探究一套细致有效、可操作性强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方法,旨在为司法实践部门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提供参考。在体系结构上,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又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含义与本质特征。认为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含义,应当同时体现合同诈骗犯罪的客体特征与合同交易双方当事人特殊心理,不能将“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仅限于“完全、永久性地剥夺他人财产所有权”;另外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问题,主张不能以“签订合同”作为认定分界点,而应当以实施“骗取财物”行为作为分界点。第二章主要论述运用刑事推定的方法来认定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根据问题。认为在当前运用刑事推定的证明方法来认定合同诈骗案件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仅是有必要、合乎法理与客观规律的,而且在实践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国内外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实际上已经在运用刑事推定。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我国当前运用刑事推定来认定合同诈骗犯...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第一节 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与本质特征
        一、国内外关于“非法占有目的”含义的各种学说
        二、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含义
    第二节 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
第二章 运用刑事推定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根据
    第一节 运用刑事推定认定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根据
        一、运用刑事推定认定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必要性
        二、运用刑事推定认定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可行性
        三、运用刑事推定认定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合理性
    第二节 国内外运用刑事推定的历史与现状
        一、外国运用刑事推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的范例
        二、我国运用刑事推定在立法与司法中的迹象
        三、我国当前运用刑事推定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现状与缺陷
第三章 运用刑事推定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基本规则
    第一节 运用刑事推定的基本原则
        一、推定的前提要素必须客观真实可靠、具有一致性
        二、推定的前提必须具有“高度盖然性”
        三、推定要允许存在反证,坚持反证否定推定原则
    第二节 各类合同诈骗案件“非法占有目的”推定的共同准则
        一、推定首要着眼的两大前提事实——“财物处置情况”与“合同履行程度”
        二、根据合同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把握推定之“度”
        三、正确把握行为人提出的反证与反驳意见
第四章 不同类型的合同诈骗案件“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推定
    第一节 从“财物处置情况”着眼推定的案件
        一、“财物灭失”型合同诈骗案件
        二、“消费、抵债、私赠”型合同诈骗案件
        三、“高风险处置”和“违法犯罪”型合同诈骗案件
        四、“骗用”型合同诈骗案件
        五、将所骗财物用于履行合同的情况
    第二节 从“合同履行情况”着眼推定的案件
        一、履行小部分合同义务情况
        二、部分履行合同情况
        三、瑕疵履行合同情况
结语
参考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J]. 张明楷.  法商研究. 2005(05)
[2]论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J]. 李英才.  政法论坛. 2002(05)
[3]论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 肖中华.  政法论丛. 2002(02)
[4]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欺行为界限分析[J]. 齐章安,周少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5)
[5]略论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J]. 梁华仁,张先中.  政法论坛. 1999(01)
[6]论推定[J]. 裴苍龄.  政法论坛. 1998(04)
[7]如何理解和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J]. 张明楷.  法学评论. 1997(02)
[8]合同诈骗犯罪的认定[J]. 吕敏.  法学. 1994(04)
[9]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J]. 李卫红,王广兴.  中外法学. 1994(02)
[10]论利用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诈欺行为的界限[J]. 熊选国.  法学评论. 1990(01)



本文编号:3282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282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