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试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发布时间:2017-04-26 15:17

  本文关键词:试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合同法领域中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学者争论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焦点问题之一。传统主流观点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只存在于侵权法领域。笔者在参考国外立法和司法经验,以及国内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在合同法领域中应当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并就违约责任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立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文除引言及结论外,共有五章。第一章,在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特征、功能等基础上,论述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以及区别于侵权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特征。第二章,通过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际性条约以及我国有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和司法状况进行分析,论述了在大多数国家中,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都是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符合国际现代民法的发展潮流。在我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规定主要体现在侵权法领域,理论界中大多数学者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某些法官敢于突破常规,在审判中承认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第三章,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阐述了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合同法不断发展的结果和完全赔偿原则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增强当事人遵守合同约定的自觉性和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法律制度。同时,还就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观点进行了反思,论述了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合理性。第四章,探讨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应该包括违约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损害事实、以及违约行为和精神损害事实之间须有因果关系。论述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应该受到可预见性规则、减轻损失规则、损益相抵规则、过失相抵规则等限制,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划分为若干类型,并对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模式和法律构建提出了初步见解。第五章,主要论述了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特点、有关国家的计算原则,并就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原则及计算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违约 侵权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10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10-11
  • 三、写作的主旨和意义11-12
  • 第一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概述12-16
  •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12-14
  • 一、精神损害定义12
  •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及特征12-13
  •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13-14
  • 第二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14-16
  • 一、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14-15
  • 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特征15-16
  • 第二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与司法实践16-23
  • 第一节 国外立法与司法实践16-19
  • 一、英美法系16-17
  • 二、大陆法系17-18
  • 三、国际性条约18-19
  • 第二节 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19-23
  • 一、台湾地区19
  • 二、大陆地区19-23
  • 第三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分析23-31
  • 第一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分析23-26
  • 一、实行违约精神损害制度是合同法不断发展的结果23
  • 二、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完全赔偿原则的内在要求23-24
  • 三、实行违约精神损害制度是不断加强人权保护的要求24
  • 四、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可以增强当事人遵守合同约定的自觉性24-25
  • 五、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法律制度25-26
  • 第二节 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否定观点的反思26-31
  • 一、关于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违反了可预见性规则问题26
  • 二、关于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会对正常交易起到阻碍作用的问题26-27
  • 三、关于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会导致出现人格商品化现象的问题27
  • 四、关于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将会难以取得证据的问题27
  • 五、采用惩罚性赔偿可以代替违约精神损害赔偿27-29
  • 六、关于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会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问题29
  • 七、关于采用侵权和违约的竞合理论可以解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29-31
  • 第四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设构想31-39
  • 第一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31-32
  • 一、须有违约行为的存在31
  • 二、须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损害事实31-32
  • 三、精神损害事实与违约行为之间须有因果关系32
  • 第二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模式32-33
  • 一、竞合允许型33
  • 二、一般禁止而例外允许型33
  • 三、一般允许型33
  • 第三节 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33-37
  • 一、可预见性规则34
  • 二、减轻损失规则34
  • 三、损益相抵规则34-35
  • 四、过失相抵规则35
  • 五、免责事由和条款的限制35-36
  • 六、类型化的限制36-37
  • 第四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建议37-39
  • 第五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39-43
  •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特点39
  • 二、各国的精神损害赔偿金计算原则39-40
  • 三、违约精神赔偿金额的计算原则40-42
  • 四、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42-43
  • 结论43-44
  • 参考书目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仕源;;精神损害赔偿,保险公司应否承担?[J];安全与健康;2011年14期

2 李欣;;协议离婚后,还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1年07期

3 毛卫邦;;论精神损害赔偿[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政策顾问[J];党的建设;2010年02期

5 叶顺丽;;浅析精神损害概念之实质[J];学理论;2011年17期

6 周江洪;;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解除[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7 金琳;;试论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在实践中的滥用及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8 侯鹏;;浅议合同法的不足及其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9 刘玲;;《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合同法》的比较分析——以其适用为研究对象[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10 张跻智;寇建柱;;再谈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2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李小红;;再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张敏纯;;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以《侵权责任法》为分析对象[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卫江;;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论[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9 郑伟;;浅述精神损害赔偿[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汪旭鹏;;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 鞠伟;违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毛国平;法人违约是否该进行精神损害赔偿[N];经理日报;2009年

3 刘武俊;精神损害赔偿终于有法可依[N];法制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余虎;不要忘记精神损害赔偿[N];重庆日报;2003年

5 ;我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N];法制日报;2003年

6 陈智伦;精神损害赔偿应否纳入国家赔偿法[N];检察日报;2005年

7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金钊;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解释中的方法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蓝云;劳动合同法专项检查启动[N];福建日报;2008年

9 记者 崔晓利;为《劳动合同法》实施“把脉”[N];安阳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娟;市人大检查企业劳动合同法贯彻情况[N];大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妮;精神损害赔偿的定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4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钰;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立涛;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董传岭;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D];四川大学;2004年

3 魏灿;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4 秦唱;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闫明;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焦卫;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李晓东;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程谦;论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D];暨南大学;2010年

9 李娟娟;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顾晓威;违反合同的精神损害赔偿[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28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