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00:23
当今法律对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定位不明,是造成政府过分干涉的主要原因。当国家滥用财政性资金时,社会性财产得不到有效地维护,而行政部门囿于自身的行政职能,不能有效地监督自身的行为,从而使政府采购合同成为一种政府意愿主导下的“合同”。因此,需要我们引入监督主体对政府权力的滥用进行有效监管,而现有法律又对其规定得不够详细,因此应完善监督主体的权利设置,从而更有效地保护社会性财产及社会公共利益。再有,政府采购合同毕竟与一般的民事合同有所区别,它是政府运用社会性财产来满足社会利益的需要,因此,在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及具体的实行方面,应受到特殊条件的限制,而不应照搬《合同法》的相关理论。《政府采购法》仅仅是明确规定了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是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与监督部门。对于其他形式的外部监督仅仅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机关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及时处理”的表述作以原则性的规定。实际而言,在我国目前的国情条件下,单靠几个传统监督机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构筑全社会范围内的监督网络,才能够有效保证政府采购活动真正成为阳光下的事业。为此,《政府采购法》应该从法律上...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加强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必要性及适度性分析
1.1 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必要性
1.1.1 我国政府采购合同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原因探究
1.1.2 由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来看对其监督的必要性
1.2 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适度性
1.2.1 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对其监督的适度性
1.2.2 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适度性的定性
2. 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设置
2.1 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主体
2.1.1 政府采购合同的三元主体分析
2.1.2 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主体的种类
2.2 完善政府采购合同监督主体的权力(利)义务设置
2.2.1 公权监督主体的权力义务设置
2.2.2 私权监督主体的权利义务设置
3. 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法律完善
3.1 美国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3.2 对政府采购合同进行监督所应遵循的原则
3.3 完善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具体法律措施
3.3.1 政府采购合同在订立之前的监督
3.3.2 政府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的监督
3.3.3 政府采购合同中的监督主体法律责任制度设置
3.3.4 有损监督管理活动行为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析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J]. 张会影,李凯伟. 沈阳干部学刊. 2005(01)
[2]从政府采购活动的原则看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J]. 李晓英.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3]政府采购合同研究[J]. 曹景杰,赵丽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4]政府采购合同的特征与政策功能[J]. 刘晓霞,乔雨华.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5]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调整[J]. 黄积虹. 学术探索. 2003(05)
[6]试析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J]. 付冷冷.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3(02)
[7]论《政府采购法》的法律价值目标及法律原则[J]. 于敏.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5)
[8]政府采购制度定位的再认识[J]. 马海涛. 财政监察. 2002(05)
[9]经济(政府商事)合同研究[续]——以政府采购合同为中心[J]. 史际春,邓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5)
[10]我国实行政府采购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J]. 王景升.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0(04)
博士论文
[1]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 丁文.中共中央党校 2004
硕士论文
[1]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和法律适用问题之研究[D]. 曾小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2]完善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D]. 赵峰.中南大学 2004
[3]政府采购程序问题研究[D]. 邵浩威.苏州大学 2004
[4]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 刘晓峰.吉林大学 2004
[5]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D]. 田为付.苏州大学 2004
[6]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曹景杰.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7]论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及司法审查[D]. 董运弟.苏州大学 2003
[8]我国政府采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 张健民.中国政法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01729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加强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必要性及适度性分析
1.1 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必要性
1.1.1 我国政府采购合同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其原因探究
1.1.2 由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来看对其监督的必要性
1.2 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适度性
1.2.1 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对其监督的适度性
1.2.2 对政府采购合同监督适度性的定性
2. 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设置
2.1 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主体
2.1.1 政府采购合同的三元主体分析
2.1.2 政府采购合同的监督主体的种类
2.2 完善政府采购合同监督主体的权力(利)义务设置
2.2.1 公权监督主体的权力义务设置
2.2.2 私权监督主体的权利义务设置
3. 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法律完善
3.1 美国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3.2 对政府采购合同进行监督所应遵循的原则
3.3 完善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的具体法律措施
3.3.1 政府采购合同在订立之前的监督
3.3.2 政府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的监督
3.3.3 政府采购合同中的监督主体法律责任制度设置
3.3.4 有损监督管理活动行为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析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J]. 张会影,李凯伟. 沈阳干部学刊. 2005(01)
[2]从政府采购活动的原则看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J]. 李晓英.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3]政府采购合同研究[J]. 曹景杰,赵丽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4]政府采购合同的特征与政策功能[J]. 刘晓霞,乔雨华.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5]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调整[J]. 黄积虹. 学术探索. 2003(05)
[6]试析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J]. 付冷冷.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3(02)
[7]论《政府采购法》的法律价值目标及法律原则[J]. 于敏.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5)
[8]政府采购制度定位的再认识[J]. 马海涛. 财政监察. 2002(05)
[9]经济(政府商事)合同研究[续]——以政府采购合同为中心[J]. 史际春,邓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5)
[10]我国实行政府采购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J]. 王景升.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0(04)
博士论文
[1]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 丁文.中共中央党校 2004
硕士论文
[1]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和法律适用问题之研究[D]. 曾小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2]完善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D]. 赵峰.中南大学 2004
[3]政府采购程序问题研究[D]. 邵浩威.苏州大学 2004
[4]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 刘晓峰.吉林大学 2004
[5]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D]. 田为付.苏州大学 2004
[6]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 曹景杰.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7]论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及司法审查[D]. 董运弟.苏州大学 2003
[8]我国政府采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 张健民.中国政法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01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30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