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9:35
当一个人进入某家企业的时候,除了他与企业签定的一份书面契约(劳动合同)以外,还有一份内隐的心理契约。随着双方关系的确立,心理契约就应运而生。它包含了员工对企业的期望以及为换取企业支付而应尽义务的认知。由于书面契约是不完备的,员工的心理契约包含的内容比书面契约广泛得多,并且,心理契约是动态的,不断修订的,因此它比书面契约更容易遭到违背,这将对员工的行为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工作满意感、工作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等降低,离职倾向增强。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1990年代推行了国有企业改革新形式——员工持股计划,这对员工的心理契约产生了重大影响。反过来,心理契约是否得到满足又会影响持股计划效能。 本研究对员工心理契约理论作系统研究,从中国背景下员工心理契约特有的结构出发,研究心理契约动态发展特征以及心理契约违背的相关变量。最后,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效能评价与解释。 研究一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了员工心理契约的特有结构——双层次多维度结构,并进一步研究不同个体特征和组织特征下心理契约的异同。发现心理契约在组织层面上的差异比个体层...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心理契约描述性统计结果
如果心理契约的某个因素没有在图上标示,说明该因素的组内效应不显著)。先看第一组:履行变化趋势是:一直维持在好的状态下,即好,好,好。四个因素的变化趋势如图3.2所示(这幅图的来源是:首先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作出各因变量的单元均值,然后采用绘图法,以下同)。
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其义务认知还会略有上升。再看第2组:履行变化趋势是差,差,差。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契约发生变化,并不是象第一组那样维持在稳定水平,而是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义务认知,见图3.3。回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口第三阶段发展期望条件期望交易义务关系义务图3.3:第二组的心理契约变化趋势比较这两幅图,可以看出:当企业履行情况的变化趋势维持在稳定积极趋势的时候,心理契约的变化基本上比较稳定,期望和义务认知都略微有上升,但是,当企业履行情况的变化趋势维持在稳定消极趋势的时候,心理契约变化更加明显,期望和义务认知都明显下降,尤其是义务认知,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可见,当员工认知到企业的履行状况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是一样地稳定地维持在某个较低水平,而是越来越低。因此我们认为员工的心理契约对企业消极履行义务比对企业积极履行义务更加敏感。‘通俗地说作为企业,您只能对员工好,但您不能对他不好,否则,他会对您越来越不好。再看第3组:履行变化趋势是:好,差,好。这种趋势下,心理契约的变化与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生活契约化与中国特色公民社会整合机制创新[J]. 袁祖社.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6)
[2]关于信任的经济学分析[J]. 金俐. 社会科学. 2002(11)
[3]契约与法:建立网络“虚拟市场”的信用制度[J]. 常玉春. 对外经贸实务. 2002(08)
[4]企业心理契约的自我执行问题研究[J]. 郑兴山,石金涛. 上海管理科学. 2002(04)
[5]员工持股计划的本质及其在实践中的错位[J]. 吴冬华,程德俊. 现代管理科学. 2002(03)
[6]中美职工持股计划之比较[J]. 袁春生. 中外管理导报. 2002(03)
[7]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 李原,郭德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8]职工持股制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实践[J]. 刘文彬. 现代企业. 2001(12)
[9]职工为谁而持股——中国职工持股的六大动因[J]. 钟朋荣. 江海学刊. 2001(05)
[10]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J].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 心理学动态. 2001(03)
本文编号:3331825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心理契约描述性统计结果
如果心理契约的某个因素没有在图上标示,说明该因素的组内效应不显著)。先看第一组:履行变化趋势是:一直维持在好的状态下,即好,好,好。四个因素的变化趋势如图3.2所示(这幅图的来源是:首先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作出各因变量的单元均值,然后采用绘图法,以下同)。
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其义务认知还会略有上升。再看第2组:履行变化趋势是差,差,差。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契约发生变化,并不是象第一组那样维持在稳定水平,而是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义务认知,见图3.3。回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口第三阶段发展期望条件期望交易义务关系义务图3.3:第二组的心理契约变化趋势比较这两幅图,可以看出:当企业履行情况的变化趋势维持在稳定积极趋势的时候,心理契约的变化基本上比较稳定,期望和义务认知都略微有上升,但是,当企业履行情况的变化趋势维持在稳定消极趋势的时候,心理契约变化更加明显,期望和义务认知都明显下降,尤其是义务认知,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可见,当员工认知到企业的履行状况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是一样地稳定地维持在某个较低水平,而是越来越低。因此我们认为员工的心理契约对企业消极履行义务比对企业积极履行义务更加敏感。‘通俗地说作为企业,您只能对员工好,但您不能对他不好,否则,他会对您越来越不好。再看第3组:履行变化趋势是:好,差,好。这种趋势下,心理契约的变化与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生活契约化与中国特色公民社会整合机制创新[J]. 袁祖社.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6)
[2]关于信任的经济学分析[J]. 金俐. 社会科学. 2002(11)
[3]契约与法:建立网络“虚拟市场”的信用制度[J]. 常玉春. 对外经贸实务. 2002(08)
[4]企业心理契约的自我执行问题研究[J]. 郑兴山,石金涛. 上海管理科学. 2002(04)
[5]员工持股计划的本质及其在实践中的错位[J]. 吴冬华,程德俊. 现代管理科学. 2002(03)
[6]中美职工持股计划之比较[J]. 袁春生. 中外管理导报. 2002(03)
[7]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 李原,郭德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8]职工持股制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实践[J]. 刘文彬. 现代企业. 2001(12)
[9]职工为谁而持股——中国职工持股的六大动因[J]. 钟朋荣. 江海学刊. 2001(05)
[10]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J]. 陈加洲,方俐洛,凌文辁. 心理学动态. 2001(03)
本文编号:3331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33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