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契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04:08
事实契约是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产物,其是指依事实过程而形成的契约,与依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传统契约不同。当然,事实契约是对传统契约理论的一个补充,二者仅成立方式有别,其他无二,它是法定之债,至于其概念本身如何命名只是形式问题,不必刻意深究。事实契约是融合社会整体的利益、兼顾交易成本与公平效率而产生发展的,在社会法学和法经济学上都有其十足的存在价值。事实契约理论将个体的利益提升为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为克服个体并非时刻都处于完全理性状态的问题,于是借助社会共同体这个理性经济人的角色来保护契约中可能处于弱势一方的个体的权益,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有鉴于此,顺势探索该理论在我国的实践路径:其内容应包括基于社会给付义务、团体关系而生的事实契约和新科学技术触发的事实契约三方面;构成要件则仅在意思表示上不同于传统契约,即成立要件为一定的社会共同体意思为导向的事实过程,生效要件则是将社会共同体意思表示转化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效力方面只有在明示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关事实过程才能判定生效,其它与传统契约一致。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事实契约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一)事实契约理论的形成
(二)事实契约理论的内涵
(三)围绕事实契约的主要争议
二、事实契约的价值分析与理论基点
(一)事实契约理论存在的价值分析
(二)事实契约的理论基点——社会共同体意思假设
(三)事实契约理论存续的桥梁——“经济人”假说
三、事实契约理论的实践探索
(一)事实契约的可行性
(二)事实契约理论的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思实现理论的梳理与评论[J]. 崔建远. 河北法学. 2007(05)
[2]契约的异化与异化的契约——以事实契约为视角[J]. 邓文轶.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3]德国民法与意思表示理论的缘起[J]. 林国华. 理论学刊. 2006(05)
[4]事实合同在债法中的遭遇[J]. 王兴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当前国外关系契约研究浅析[J]. 陈灿.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12)
[6]合同的异化与异化的合同——从事实契约说起[J]. 孔祥雨,邓文轶. 池州师专学报. 2003(06)
[7]事实契约理论研究[J]. 张俊岩. 河南社会科学. 2003(04)
[8]内田贵与吉尔莫的对话——解读《契约的再生》[J]. 钱玉林. 北大法律评论. 2002(00)
[9]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 李永军. 比较法研究. 2002(04)
[10]市民社会、市民人性与中国民法典思考[J]. 曾献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事实合同理论研究[D]. 王立户.西北大学 2011
[2]事实契约价值研究[D]. 孔秀琳.烟台大学 2011
[3]论事实契约的理论基础[D]. 黄晖.重庆大学 2009
[4]强制缔约之理论与制度论析[D]. 莫飞燕.中国政法大学 2008
[5]事实契约理论研究[D]. 薛晓蓉.安徽大学 2007
[6]事实契约理论研究[D]. 黄新.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2972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事实契约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一)事实契约理论的形成
(二)事实契约理论的内涵
(三)围绕事实契约的主要争议
二、事实契约的价值分析与理论基点
(一)事实契约理论存在的价值分析
(二)事实契约的理论基点——社会共同体意思假设
(三)事实契约理论存续的桥梁——“经济人”假说
三、事实契约理论的实践探索
(一)事实契约的可行性
(二)事实契约理论的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思实现理论的梳理与评论[J]. 崔建远. 河北法学. 2007(05)
[2]契约的异化与异化的契约——以事实契约为视角[J]. 邓文轶.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3]德国民法与意思表示理论的缘起[J]. 林国华. 理论学刊. 2006(05)
[4]事实合同在债法中的遭遇[J]. 王兴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当前国外关系契约研究浅析[J]. 陈灿.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12)
[6]合同的异化与异化的合同——从事实契约说起[J]. 孔祥雨,邓文轶. 池州师专学报. 2003(06)
[7]事实契约理论研究[J]. 张俊岩. 河南社会科学. 2003(04)
[8]内田贵与吉尔莫的对话——解读《契约的再生》[J]. 钱玉林. 北大法律评论. 2002(00)
[9]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 李永军. 比较法研究. 2002(04)
[10]市民社会、市民人性与中国民法典思考[J]. 曾献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事实合同理论研究[D]. 王立户.西北大学 2011
[2]事实契约价值研究[D]. 孔秀琳.烟台大学 2011
[3]论事实契约的理论基础[D]. 黄晖.重庆大学 2009
[4]强制缔约之理论与制度论析[D]. 莫飞燕.中国政法大学 2008
[5]事实契约理论研究[D]. 薛晓蓉.安徽大学 2007
[6]事实契约理论研究[D]. 黄新.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2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48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