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问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1-12-18 06:33
合同诈骗罪是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务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一罪名是1997年刑法第224条规定的,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务的所有权。本罪的合同,应指经济合同。凡是与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无关的合同,如监护、收养、抚养以及赠与合同、劳务合同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合同或者协议,均不属合同诈骗中的合同。同时,本罪的合同在一般情况下是书面合同,但也不排除口头合同。认定本罪,必须正确区分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务的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利用经济合同实施骗取对方当事人财务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可以由单位构成。本罪主体中的单位,既可以是国有单位,也可以是集体单位,还可以是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独资、私营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或者个人设立公司、企业主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应由个人承担刑事责任,不以单位犯罪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租赁给个人,承租者用以合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亦由承租者个人承担刑事责任,不以单位犯罪...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认定
1.1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与范围
1.2 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第二章 合同诈骗罪中单位犯罪主体认定的问题
2.1 以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罪之主体认定
2.2 单位分支机构、内设机构实施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认定
3.1 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3.2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界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4182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认定
1.1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与范围
1.2 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第二章 合同诈骗罪中单位犯罪主体认定的问题
2.1 以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罪之主体认定
2.2 单位分支机构、内设机构实施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认定
3.1 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3.2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界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4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54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