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的正当性及可实施性
本文关键词:论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的正当性及可实施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制度是一项具体的法律规则,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劳务派遣制度的首要意义是实现灵活就业,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实现并不妨碍用工单位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且重在强调处于相同或相近岗位的派遣工与正式工应当适用同一套劳动报酬计算标准和体系,排除因身份差异而导致的劳动歧视,是一种相对且动态的平等,同时,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实现还有赖于剔除劳动力市场中非市场因素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正当性 可实施性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的意义、特征及其实现机理”(项目编号:CXjj-2013-3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51
【正文快照】: 劳务派遣问题主要表现为劳务派遣规模的主流化和扩大化以及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得不到保护。劳务派遣问题的本质是派遣工未能充分实现同工同酬的权利,实现派遣工同工同酬的权利是解决劳务派遣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劳务派遣中实现同工同酬具有正当性是目前的主流观点,然而在学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菁;;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1年11期
2 刘帅;;浅谈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3 尹亚姝;朱四明;;劳务派遣制员工“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4 张玲;;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J];南都学坛;2010年05期
5 褚建明;;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新探[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6 张欧;;《劳动合同法》颁布背景下对劳务派遣工待遇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职业技术;2009年06期
7 ;广泛宣传 普及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宣传提纲(六)[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01期
8 张驰;;跨地区派遣,最低工资以何地为准?[J];人力资源;2008年12期
9 司乃捷;;劳务派遣的法律与实践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07期
10 曹晓星;;《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专节规定的思辨[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吴勇;;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尚贤;;论同工不同酬的司法救济[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许明;;交警电子取证的法律思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褚宸舸;;“吸毒犯罪化”论的困境[A];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红;劳务派遣工也同工同酬了[N];工人日报;2011年
2 陈英凤;开门立法才能让《工资条例》“顺产”[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记者 姜明;天津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N];工人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小彤;劳务派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小彤;劳务派遣遭遇“三重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6 班书尚 王绪波 徐国林;劳务派遣为何同工不同酬?[N];连云港日报;2010年
7 纪荣凯;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的法律破解路径[N];工人日报;2010年
8 纪荣凯;论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的法律破解路径[N];工人日报;2011年
9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胡高崇;劳务派遣被滥用 职工权益难保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李京华;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埋下隐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胡静;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欧阳志刚;行政执法正当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曹玲玲;论器官权利[D];吉林大学;2009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贺玲;论解雇保护中的法益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斌;我国劳务派遣人员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程伟;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郭喜平;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刘志华;A公司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怀新;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亚男;论劳务派遣下的同工同酬[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的正当性及可实施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47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