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缔约过失责任下信赖利益的保护
本文关键词:论缔约过失责任下信赖利益的保护
【摘要】:我国《合同法》在参酌国外缔约过失责任制度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第一次对缔约过失责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我国《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不尽完备,没有厘清缔约过失责任与信赖利益的关系、信赖利益的赔偿范围、第三人侵害信赖利益方面以及应如何救济,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文章力图通过对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对信赖利益保护的研究,完善法律对缔约人信赖利益的保护。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缔约过失 信赖利益 第三人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缔约过失责任起源于罗马法。在实证法学盛行的年代,耶林以契约法关于缔约过程中的诚信义务为前提,推翻了实证法学所谓的无合同即无责任的绝对合同责任理论,肯定了“契约前的谈判是一种有法律意义的社会接触,因信赖关系产生了一定的法律义务,一方当事人可归责的违反此种义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建远;缔约上过失责任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2 石杰,刘晓琨;论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叶金强;;动产抵押制度:价值目标之偏离与矫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张宇润;证券法律机制及其整体的合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余玮;方苏琴;;格式条款的价值分析及司法规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阳高峰;;缔约过失类型化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赵文婧;;侵权行为中精神抚慰金的评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蔡欣欣;;法律进化与利他合同中第三人之权利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乔琳;时光;;生态文明下生产者环境责任的完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代净;;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必伟;王乐;;反思与构想: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司法审查规则之新考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7 黄蓓;蒋丽霞;;浅议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徐家丽;;网络作品保护的法律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9 郭明;钱志刚;;论自己责任原则地位衰落的缘由及矫正对策——以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为视角[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10 李雯;;以转让方式转移拟证券化债权资产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健;我国船舶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黄光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安宁;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汪育玲;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冯国亮;债权人撤销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丁勇;私法上的违法建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建远;缔约上过失责任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煜;;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的界定[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杨磊;;缔约过失责任的历史:从观念、理论、判例到制度[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3 范斌;;关于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8期
4 曲文哲;;浅析缔约过失责任[J];黑河学刊;2009年04期
5 闵敏;;浅析缔约过失责任[J];才智;2009年28期
6 程元;岳浩然;施雪琼;;缔约过失责任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6期
7 肖永平;刘珍兰;;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和性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詹绪达;;缔约过失责任刍议[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9 郭晓霞;;论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白海珍;;试论缔约过失责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建辉;;雇员遭受第三人损害第三人赔偿不足部分雇主应否赔偿[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何其荣;;权利担保与二重买卖[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姜丛华;朱宁;;预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孙丽君;;铁路旅客车票退票费的法律性质探讨[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冕;;论缔约过失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关景新;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8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蒋文军;;论抵押财产转让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基于一起公报判例展开的思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马栋梁;;债务转移合同的效力判断标准[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京大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 张雷;第三人善意取得,房屋买卖合同有效[N];中国妇女报;2011年
2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 王建伟 杨慧文;随意表示替人还债,最终难脱干系[N];检察日报;2011年
3 陈林 耿梅玲;析缔约中的信赖利益及其赔偿[N];江苏经济报;2000年
4 钱 晖;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的选择[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 陈俊涛;消费侵权损失不能简单以倍数计算[N];检察日报;2009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谢远扬;网络团购纠纷 法律如何应对[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杨春媛;不诚信 须担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刘金霞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法院;如此“承诺”形成何种法律关系[N];建筑时报;2011年
9 ;黄松有就最新司法解释答记者问[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杨士海 陈灿平;无效合同中的恶意抗辩之司法应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平宜;第三人侵害缔约关系的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洪亮;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资琳;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D];吉林大学;2006年
4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于子亮;物权权能与效力范围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7 孙鹏;物权公示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秦国辉;要约撤销权正当性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谭和平;意思表示瑕疵理论与立法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董书萍;宪民界分论[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雪刚;缔约过程中信赖利益保护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张朱平;试析信赖利益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谭军;缔约过失责任论[D];湘潭大学;2002年
4 武艾玲;论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唐小冬;现代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刘祥斌;缔约过失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陈军;利他契约中的第三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包菊兰;利他合同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9 李昌玉;控制股东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捷;论合同关系中的第三人理论[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73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57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