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关于沉默承诺制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3:14

  本文关键词:关于沉默承诺制度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 沉默 承诺 制度 比较 研究


【摘要】:承诺对于合同成立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大多数情况下,受要约人是否对要约作出承诺是判断一个合同是否成立的决定性因素。对合同成立的地点与时间的判断也与承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然而,作为现实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社会关系之一,法律对于合同关系的调整显然尚未达到面面俱到的地步。围绕合同关系而产生的待解决问题数不胜数。沉默承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沉默承诺有别于通过可推断之行为所为的表示,仅仅是指表意人没有发出任何表示符号的情形。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沉默是没有任何法律意义的。①但实际上,一律否定沉默承诺法律效力的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至少与现代合同法的重要原则之一—鼓励交易原则背道而驰。为此,很多国家都明确规定了例外承认沉默承诺效力的情况。本文将围绕此问题,从中国的立法现状入手,通过介绍德法两国的相关制度,并就此进行比较研究,尝试对中国在此问题上的立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沉默承诺
【分类号】:D912.28
【正文快照】: 一、概述如前所述,沉默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的。正如著名美国学者柯宾所言,沉默即表示同意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格言,但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法律规则。沉默可能表示受要约人未听见、不接受或者不理解这个要约,或者表明他对此不屑一顾……在此情况下,要约人没有理由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陆丹;;论医疗机构在“错误出生”中的法律责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8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姚洁;公司经营范围的法律属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顾洁璐;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拉德·茨威格特,海因·克茨,孙宪忠;三大法系的要约与承诺制度[J];外国法译评;2000年02期

2 王天璇;论要约的不可撤销——对我国《合同法》第19条的思考[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1年00期

3 丁蓓;浅析部分要约收购的相关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2年01期

4 田胜利;对要约理论的再探索[J];理论导刊;2002年11期

5 李晨;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立法有待完善——香港与内地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法律比较[J];中国律师;2003年10期

6 李霞,马向红;要约收购的概念解读[J];当代法学;2003年12期

7 陈爱蓓;要约收购的制度障碍与对策思考[J];学海;2004年01期

8 孙飞,钟卉芳,陈平;要约、承诺的理论探讨[J];辽宁经济;2004年07期

9 顾吉民;;浅议拍卖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J];中国拍卖;2005年06期

10 朱玲;这份广告是要约[J];光彩;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秀东;;要约[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2 方国庆;;合同法要约与承诺制度对提单货物运输合同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宗海潮;;从一起债权债务抵销案的成功操作谈合同法中单方法律行为的组合运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中盛律师事务所 刘会利律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订立中的要约问题[N];国际商报;2002年

2 谢东s,

本文编号:645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645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3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