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关系及其争议的解决——以漯河市为研究对象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关系及其争议的解决——以漯河市为研究对象
【摘要】:《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规范了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实践中,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劳动关系变动中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劳务派遣等都存在许多问题,律师对劳资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河南汇星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劳动关系 争议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河南省漯河市受理该类仲裁案件数量与往年相比大量增加。2010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53件,涉及职工1,900人,集体案件涉及职工3,550人。①漯河市自2004年启动新一轮的国企、集体企业改革,以产权变动和政府财政支持获取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路;胡波;;解读新《劳动合同法》(四)[J];当代矿工;2008年04期
2 张丽;;《劳动合同法》的漏洞和缺陷[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04期
3 ;编读往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年18期
4 龚晓龙;;刍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支付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5 徐丽雯;;《劳动合同法》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杨学友;;劳动关系解除时,莫忘行使“后合同权利”[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7 许方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劳动关系的认定[J];工友;2010年12期
8 张雨;;司法实践中几种特殊劳动法律关系的认定[J];商场现代化;2009年07期
9 ;员工提出辞职,就等于办结劳动关系了吗?[J];人力资源;2009年20期
10 施睿;;《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基于东至县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7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丁为民;;理顺企业劳动关系[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10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林召;要权利也要尽义务[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四川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副教授 蒲继东;雾里看花说“事实解除劳动关系”[N];西南电力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建设事业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路平;直销员 身份谜题何时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市劳动保障局 陈金鹏;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咸宁日报;2008年
6 何国防;此案法院是否可以受理[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李援;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N];工人日报;2007年
8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N];吉林农村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慧;专家解说劳动合同订立[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10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 王杨邋徐健;劳动者提交辞呈不一定导致解除劳动关系[N];中国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10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R糢,
本文编号:648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64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