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08-14 21:31

  本文关键词: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预期违约 不足 完善


【摘要】:我国《合同法》不仅引进了预期违约制度,而且也借鉴了不安抗辩权制度。这两种制度主要规定在我国《合同法》68、69、94、108条中。这两种制度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区别更是显而易见。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指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
【关键词】预期违约 不足 完善
【基金】:2013年“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主要规定在94条和108条。《合同法》94条第2项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燕玲;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及其缺陷[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巍;;论证言广告代言人责任[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佘发勤;李斌;;合同基本范畴之法哲学检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璋;;对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批判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4 杨立新;;商业行规与法律规范的冲突与协调[J];法治研究;2009年06期

5 余先玲;;现代公司合同管理之初探[J];硅谷;2009年02期

6 林旭霞;;论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协议的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庄阿苗;;浅谈押金的法律性质[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周银菊;庞淑萍;;从《旅行社条例》看我国旅游业政府管制法律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吉宇;;论产品代言责任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3年21期

10 胡家强;刘巧娟;;强制缔约制度新论[J];东岳论丛;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宪强;建设工程合同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兰美海;无偿性对赠与合同规则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马浩;合同法可预见规则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倪同木;法学视野中的国家利益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张良;不公平合同条款的法律规制[D];武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军;我国合同法是否需要独立的预期违约制度─—对我国正在起草的合同法草案增加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质疑[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管;周欢;;论预期违约制度[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2 郝虎;预期违约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3 白琳;;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具体形态的完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聂飞舟;论新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学术交流;2000年01期

5 史凤强;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价值与经济分析[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王淑华;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完善[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7 张为,李小兵;预期违约制度的法律探讨[J];中国律师;2000年12期

8 甘熠敏,孙微山;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下的解约权问题[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9 潘慧明;论预期违约制度[J];理论探索;2001年04期

10 郭燕枝;论预期违约制度的适用[J];人民司法;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小娟;;简析我国《合同法》上之预期违约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李海峰;;对《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 琼 高兰英;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吴宗华;浅谈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刘彤燕;浅谈我国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若干问题[N];金融时报;2005年

4 马 骞;讲究效益是预期违约制度之精髓[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曹立志;浅议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法制报;2014年

6 高欣;通过案例看预期违约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N];国际商报;2008年

7 高欣;预期违约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N];宁波日报;2009年

8 晏宗武;浅谈《合同法》的先期违约制度[N];安徽经济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琦;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陈丽君;论我国税收之债的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裴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李默;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刘培培;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8 刘建霞;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周洪福;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陈辽天;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674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674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