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许可中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司法适用
发布时间:2017-08-29 10:22
本文关键词:专利许可中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司法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FRAND原则 司法适用 法律保障基础 举证责任分配 许可费率
【摘要】:专利技术标准化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公平、合理、无歧视的许可原则,以维持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与标准实施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加入到行业技术标准,其面临到的标准必要专利相关的专利许可谈判也随之增加。很多作为标准必要专利权人的外国公司在专利许可谈判达不到其所期望的许可费或其它许可条件时,通常会通过诉讼来逼迫我国企业妥协。对此,华为诉交互数字集团案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若能在诉讼中利用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作出的公平、合理、无歧视承诺,则有可能扭转我国企业在专利许可谈判中的不利地位。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判决思想,对FRAND原则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身的建议。首先,基于受益第三人合同的理论,结合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理论探讨与司法实践,构建基于合同法的法律保障基础。其次,对于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是否违背FRAND承诺的问题,在我国“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上引入“积极抗辩”的概念,确定应由标准实施者承担举证责任。最后,给出有关我国司法实践中确定许可费率的原则:第一,专利权人仅能就其专利技术本身获得适当回报,而不能因为专利技术加入标准而获得额外收益;第二,设置FRAND许可费率时应当考虑专利技术对相关标准的贡献以及相关标准对对符合标准产品的贡献,并基于此限制最高许可费率,以对许可费进行总体控制;第三,在设置FRAND许可费率时应选取适当的参考对象,以达到无歧视的许可。
【关键词】:FRAND原则 司法适用 法律保障基础 举证责任分配 许可费率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2;D923.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5
- 一、国内研究概况11-13
- 二、国外研究概况13-15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5
- 第四节 研究内容15-17
- 第一章 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概述17-29
- 第一节 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概念17-19
- 第二节 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起源19-21
- 一、技术标准下的专利许可19-20
- 二、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成因20-21
- 第三节 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与专利许可、技术标准的关系21-22
- 第四节 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理论依据与法律基础22-27
- 一、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理论依据22-24
- 二、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法律基础24-27
- 第五节 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在司法适用中的问题27-29
- 第二章 FRAND原则的法律保障基础29-38
- 第一节 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适用障碍29-31
- 一、专利法的适用难题29-30
- 二、反垄断法的适用困难30-31
- 第二节 合同法的适用优势31-34
- 一、合同法适用的可能31-32
- 二、合同法适用的司法实践32-34
- 第三节 构建合同法的法律保障基础34-38
- 一、FRAND承诺构成合同约束34-35
- 二、基于合同目的确定FRAND承诺之于标准实施者的含义35
- 三、基于受益第三人合同理论构建合同法的法律保障基础35-38
- 第三章 举证责任的分配38-43
- 第一节 举证责任承担主体的不确定性38-39
- 第二节 被告承担举证责任——欧美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的分配39-41
- 一、德国标准必要专利之侵权人特殊抗辩39-40
- 二、美国标准必要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积极抗辩40-41
- 第三节 引入积极抗辩概念,,确定举证责任分配41-43
- 第四章 FRAND许可费率的确定43-53
- 第一节FRAND许可费率的不确定性43-44
- 一、合理许可费43-44
- 二、无歧视许可费44
- 第二节 美国司法实践中许可费率的确定方法44-48
- 第三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确定许可费率的建议48-53
- 一、我国司法实践中计算许可费率的初步尝试48-49
- 二、FRAND许可费率的确定原则49-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7-58
- 致谢58
本文编号:752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5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