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完善中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湿地作为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与经济价值日益为人们所熟知。面对湿地面积急剧缩小、生态危机频发的窘境,人们热切希望通过完善本国法律制度,实现对湿地有效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是个湿地大国,湿地类型丰富多样。据国家林业局2012年对我国林业情况最新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现有100hm2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hm2,处于亚洲各国第一位、排在世界第四位[1]。全国自然湿地人均占有面积不足0.028公顷,只达到全球湿地个人平均应占有面积的13.15%。与森林和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拥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客观现实相比,作为地球第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的法律保护仍停留在地方性法规的层面,为上升至全国性湿地法律保护。湿地法律保护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式不仅受制于全国性立法的缺失,更体现为湿地立法过程的种种困难,如湿地的准确法律界定,湿地的产权界定,现有湿地管理交叉与湿地系统性保护的冲突等等。本文中,笔者一方面将对中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中国湿地法律保护存在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对保护湿地的国际公约以及对主要湿地国家湿地保护立法经验的介绍,汲取国外较先进成熟的湿地立法经验。通过国内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制体系的完善应着重考察以下路径:一是着手制定旨在实现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的专门立法;二是立法方式对湿地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界定,并明确湿地权属;三是克服现有政出多门、错综复杂的湿地资源管理模式,尽可能的理顺并建立统一的湿地资源管理体制;四是构建公众参与制度,用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制度运行。
【关键词】:湿地保护 湿地产权 公众参与 湿地法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论8-10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8
- 1.2 研究方法8-9
- 1.3 研究思路9-10
- 2 湿地及湿地保护基本理论10-15
- 2.1 湿地的概念及功能10-13
- 2.1.1 湿地的概念10-12
- 2.1.2 湿地的功能12-13
- 2.2 湿地保护的基本理论13-15
- 2.2.1 生物多样性理论13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13-14
- 2.2.3 公地悲剧理论14-15
- 3 中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现状15-20
- 3.1 中国湿地资源现状15-16
- 3.2 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状况16-18
- 3.2.1 法律层面16
- 3.2.2 地方性法规16-17
- 3.2.3 其他法律法规17-18
- 3.3 我国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18-20
- 3.3.1 缺乏全国统一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18
- 3.3.2 湿地法律界定不明18-19
- 3.3.3 政出多门,保护管理秩序混乱19
- 3.3.4 公众参与度低19-20
- 4 国外湿地保护法制度实践及启示20-26
- 4.1 国际条约对湿地的保护20-21
- 4.2 国外湿地保护法律制度实践21-26
- 4.2.1 国外湿地相关法律保护21
- 4.2.2 美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21-23
- 4.2.3 英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23-24
- 4.2.4 澳大利亚湿地保护法律制度24-26
- 5 完善中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路径分析26-30
- 5.1 统一全国湿地保护立法26-27
- 5.2 明确湿地法律界定及权属27-28
- 5.3 划分主管部门与分管部门职责28-29
- 5.4 构建公众参与制度29-30
- 6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平;阮云秋;张健华;周冬良;;湿地保护调查与立法思考[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2 李明璞;;谈谈湿地立法的思路问题[J];楚天主人;2006年02期
3 陈红军;;论我国湿地保护中的冲突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4 万志前;;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若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16期
5 匡小明;谭新华;;中美湿地保护立法比较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9年02期
6 郭晓旭;邓虹;;浅论我国湿地保护立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7 张伟;;浅谈地方湿地保护立法的相关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8 谢军安;代博慧;杨飞;;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现状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高正;;湿地保护 任重道远[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1年02期
10 谭溪;;审议湿地保护条例(草案)[J];北京人大;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岩;;黑龙江省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陶信平;商原李刚;袁婧;;湿地保护问题初探[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青萍;;重视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以江苏、浙江、上海湿地为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王志宝;;湿地与环境[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施葵初;;安徽湿地保护的几点思考[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田竹君;;水资源与湿地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蓓蓓;湿地保护不能没钱[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志宝 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马吉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部门应该在湿地保护中发挥作用[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陈楚荣;珠海成为“湿地之市”[N];广东建设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慎元 陈晓莉;湿地社区:矛盾与冲突[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6 雷昆 张定;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王金元;走进伦敦湿地中心[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张田勘;世界湿地保护喜忧参半[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9 ;让北京湿地永续利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10 崔丽娟;湿地为人类带来什么?[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志民;基于土壤水分胁迫与稳定同位素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刘雁;吉林省西部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气候水文效应及情景模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闫虎;塔里木河湿地生态需水量及植被变化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金辛;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福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7 刘凯;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8 袁勇;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王兴菊;寒区湿地演变驱动因子及其水文生态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孙永军;黄河流域湿地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彦超;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李婷;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解妍秋;连云港市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吴翠翠;济—菏高速公路建设对稻屯洼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静;我国地方法律中的湿地保护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楠楠;湖北省湿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恒天;宁夏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国庆;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夏惠;北京市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颜;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5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9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