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1-06-07 09:3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而环境行政执法不力、环境刑事处罚难以奏效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旧存在,借助民事诉讼手段又缺乏法律法规支持,因此难以对这些侵犯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制裁,使得环境公共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幸运的是,随着法制的进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运而生。它不仅仅保护了个人的环境利益,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公共环境利益。 本文多处结合审判实践中积累的素材,联系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不仅直观也更具说服力。 本文共分引言、环境公益与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缺失分析、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及结论五个部分。全文共28000字。 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上海地区2013年水污染情况及我国目前的环境公益诉讼现状,通过介绍我国目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引出环境公益诉讼尚在起步阶段亟待完善的话题。正文部分第一章从分析上海某基层法院涉环境污染案件审理情况入手,引出环境公益法律救济的困境的话题。继而先对环境公益的概念、特征及类型等进行了概括的介绍,然后通过分析环境公益的几种法律救济手段,介绍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表明了建立健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意义。本文的第二部分,从立法不足和实践困境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的第三部分从完善立法和健全司法两个方面,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旨在为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一些思路。本文的第四章对前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8;D925
本文编号:1455505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8;D9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环境公益与环境公益诉讼
第一节 环境公益概述
一、 环境公益的概念
二、 环境公益的特征
第二节 环境公益损害救济的现状
一、 环境行政执法不力
二、 刑事处罚作用有限
三、 民事救济缺位
第三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
一、 增进公众参与监督
二、 维护公民环境权益
第二章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缺失分析
第一节 立法之不足
一、 立法现状
二、 立法缺失
第二节 实践之困境
一、 诉讼标的
二、 合规抗辩
三、 裁判效力
第三章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 立法的完善
第二节 司法的健全
一、 设立立案审查机制
二、 科学司法鉴定评估
三、 组成专业化合议庭
四、 完善立审执兼顾机制
五、 多种手段促进执行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廖柏明;;检察机关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与建议[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2 别涛;;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新起点——《民诉法》修改之评析与《环保法》修改之建议[J];法学评论;2013年01期
3 暍哲夫;王充;;法益概念与多元的保护法益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4 陈其林;;公共产品、公共利益及其不确定性[J];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04期
5 傅蔚冈;;合规行为的效力:一个超越实证法的分析[J];浙江学刊;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455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5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