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本文关键词: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1年
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刘冲
【摘要】:法律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法律的正当性来源。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将对法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一般到特殊,环境伦理学对环境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伦理观念的变化将对环境法产生重要影响。 二十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在各国日益凸显,运用传统法律手段在环境问题问题的解决上显得力不从心。频频爆发的公害事件,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这时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平等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应运而生,提出了新的以确立环境和自然固有价值及权利的环境伦理思想。这些思想理论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提出新的挑战,不仅动摇了传统部门法的法律学基础,一些国家还涌现了反映和维护环境和自然固有价值和权利的法律实践。事实证明环境伦理观念的发展变化已经对环境法的立法和法律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环境法学的一个基础理论性问题,环境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性使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产生了纷争:一说认为环境法乃是传统法之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二说认为既能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又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试图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指出,环境内在价值和内在价值是统一的,承认和保护环境的内在价值对于保人类自身的利益、维护其他物种在自然法则面前的平衡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基于这样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用法律来确认和保护这种价值的最好方法是承认环境法可以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综上所述,从环境伦理学对环境法的影响来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可以既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也可以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渝;厘清伦理与道德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4年05期
2 李爱年;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3 汪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4 余谋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环保运动的唯一旗帜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9期
5 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兼论经济生活、道德和政治法律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杨斐;;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黄文艺;;论法律信仰的类型——兼析中国人的法律信仰如何形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6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7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恒;;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略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徐宜亮;姜保忠;;侦查监督权的缺失与完善——侧重于侦查监督部门职责的考察[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6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丛忻;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守秋;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杨玉;历史的转折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3 詹献斌;自然的权利与地球环境问题[J];现代哲学;1998年03期
4 高风;天人和谐之道──兼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2期
5 潘玉君,王丽华;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4期
6 靳连营;生态伦理学是可能的吗?[J];哲学动态;1995年06期
7 陈忠;以人为中心的多极主体化——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点思考[J];哲学动态;1995年06期
8 王建明;“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J];哲学研究;1995年01期
9 章建刚;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J];哲学研究;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晶;高文金;;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理论界;2006年09期
2 黄雀莺;;自然内在价值论的法哲学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3 袁菁;;环境伦理视野下的环境法修改[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10期
4 郝永康;;生态学维度中的环境伦理意蕴[J];学习月刊;2008年16期
5 高庆;;环境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J];实事求是;2009年03期
6 陈晓宇;;环境伦理观与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09期
7 陶金;;我国环境刑法伦理基础探析[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闫慧,任晓雪;论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教育保护我国地质遗迹[J];台声.新视角;2005年02期
10 郭玲玲;;环境伦理学的人学基础[J];理论界;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敏;;环境美德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德性伦理建构[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3 许树青;;基于环境伦理的刑法审视[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于文杰;;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6 包欣欣;;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敬畏生命伦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卢艳玲;赵建军;;论绿色发展对公民环境伦理教育的诉求[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家民;孙浩章;张娜;;绿色设计的理论前瞻与实践后顾[A];2010中国包装行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王月宇;;“管子与国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丰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余谋昌;[N];光明日报;2004年
3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N];科技日报;2001年
4 余谋昌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郇庆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娅;[N];中国环境报;2003年
7 于树贵;[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王南林;[N];光明日报;2002年
9 董克勤 储星;[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10 夏光;[N];中国环境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2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郭玲玲;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伦理学[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D];复旦大学;2007年
5 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卫军;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素芬;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王顺玲;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陈红心;企业环境责任论[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继创;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佳艺;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2 管贝贝;对农药问题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李敏;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向度[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冲;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D];湖南大学;2011年
5 马玲;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环境伦理学中的主要思想的形成[D];河南大学;2010年
6 胡龙;我国生态安全的环境伦理维度考察[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7 杨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及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丹阳;20世纪西方荒野概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高志友;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10 崔玉宾;环境伦理学思想及其评价[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