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中之政府环境义务嬗变
本文选题:政府环境义务 + 环境法调整机制 ; 参考:《法学杂志》2011年05期
【摘要】: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即政府环境义务的嬗变。政府环境义务在性质上由物文主义到人文主义的嬗变,明确了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的"人的利益保护最大化"价值追求。政府环境义务在内容上由消极义务到积极义务、由保护义务到给付义务的嬗变,满足了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对政府环境职能拓展的要求。政府环境义务在履行方式上由一元型到多元分散型的嬗变,适应了环境法调整机制多中心变革对发展政府环境治理手段的需要。
[Abstract]: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al law adjustment mechanism is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from materialism to humanism clarifies the value pursuit of "maximizing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interests" in the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law adjustment mechanism.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from negative obligation to positive obligation, from obligation of protection to obligation of paymen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al law adjustment mechanism to the expansion of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function.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from unitary to pluralistic is adapted to the need of the multi-center reform of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law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ean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龚向和;;国家义务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国家与公民关系新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谭江华,侯均生;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与法学表达——价值、利益博弈图景中的环境退化应对及环境法[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3 龚向和;刘耀辉;;基本权利的国家义务体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剑琴;田春蕾;;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薛克鹏;;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观及其实现[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3 肖光辉;;功利、正义、良知与法律文化──一个道德哲学视角的分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4 林林;;法律文化的社会“过程性”[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5 林林;;法律文化生态:冲突与分化[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6 王蕴波;王福友;;论物权征收的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屈振辉;;法域变迁的人性诠释[J];边缘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8 董宏伟;;农民工民生权利的层级保障[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9 韩平;侯先锋;;“网络实名制”之法学证成[J];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01期
10 王小林;论国际法的价值[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梁剑琴;;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4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张书清;金融法理念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孟玮;公共工程代建制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杜一平;行政评价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赵晶;国家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媚;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岛屿的界定[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幸;试论公权力的规范运行[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小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亚丽;论公司的环境责任[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钰;公平责任原则的反思与检讨[D];吉林大学;2011年
6 辛大朋;科技时代的法律信仰危机[D];西南大学;2011年
7 董锟钰;论判决的形式正义[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胥志维;分析法学中的义务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孙建林;论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谢永玲;城市房屋拆迁中行政权力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文强;张卫国;;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分类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杨桂华;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3 魏迪;;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以德、中两国为审视对象[J];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4 孙世彦;论国际人权法下国家的义务[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5 陈醇;论国家的义务[J];法学;2002年08期
6 上官丕亮;;论国家对基本权利的双重义务——以生命权为例[J];江海学刊;2008年02期
7 邓成明;蒋银华;;论国家义务的人本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8 陈征;;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功能[J];法学研究;2008年01期
9 高鹏程;国家义务析论[J];理论探讨;2004年01期
10 韩世强;;公民健康权的实现与国家义务的研究[J];时代人物;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佳肴在灵动中嬗变[J];四川烹饪;2008年03期
2 霍海燕;环境理论的历史嬗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郑正伟;从1920年甘肃大地震看人祸天灾的嬗变[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王宪平;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其价值观的嬗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6期
5 刘国良;20世纪初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嬗变[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1期
6 王传平;;河南油田企业精神的嬗变[J];当代经济;2008年02期
7 陈丹;黄孝章;张志林;;从纸质图书到电子图书的嬗变[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魏爱军;;现代自然科学革命:当代生态文明观嬗变的深层根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杨永伟,古玉祥,Hiroshi Takahashi;次锕系元素在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快堆中嬗变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1年02期
10 王又绳;试论居民储蓄与消费[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华;;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学制嬗变——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王增清;;试论图书馆价值观念的嬗变[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柏云清;汪卫华;陈忠;祝玲琳;陈钊;陈艳;何梅生;蒋洁琼;宋钢;陈红丽;胡丽琴;吴宜灿;FDS团队;;加速器驱动铅铋冷却快中子嬗变次临界堆概念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炜;王晓巍;;科学观的嬗变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梁彤祥;郭文利;郝少昌;李承亮;卢振明;符晓铭;赵兴宇;;高温堆嬗变Pu用惰性基体元件[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彭君梅;;中药煎剂剂型嬗变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曲铁华;常艳芳;;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发展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蒋校丰;谢仲生;;加速器驱动快-热耦合次临界系统的概念设计[A];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玉明;申芍;;来自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公共预算改革的阳光试验[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玉明;申芍;;来自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公共预算改革的阳光试验[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忠春;嬗变[N];人民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陈玉强 李光义 本报通讯员 时昆;“长运”嬗变搏浪急[N];中国石油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张旭;亭江农业的嬗变[N];海峡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陈虎;中软的十年嬗变[N];计算机世界;2000年
5 本报记者 季捷;品尼高渠道痛苦嬗变[N];计算机世界;2002年
6 东软集团总裁 刘积仁;二十一世纪企业经营模式的嬗变与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宋剑锋;互联网:窄带到宽带的嬗变[N];人民邮电;2001年
8 刘世军(作者系政治学博士);政治文明的嬗变[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永飞;由“大”到“强”的嬗变[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0 王国华;嬗变中的东北“宏志班”[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凡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赵艳;小说上海(1976-2004):世俗精神的承传与嬗变[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显娅;英国治安法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任立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及其嬗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刚;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李媛媛;英国工党地方性组织嬗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晓姝;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李小青;永恒的追求与探索:英国乌托邦文学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9 楚爱华;从明清到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淑芹;论中国现代喜剧主题意蕴的发展嬗变[D];延边大学;2006年
2 孙瑞;刑事审判模式的嬗变[D];安徽大学;2006年
3 李良;图腾崇拜到物我同构的飞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建波;《大河报》风格嬗变探析[D];河南大学;2005年
5 贾伟;时政新闻改革探析[D];河北大学;2005年
6 黄晓,
本文编号:1890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9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