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研究
本文选题:清青算企业 + 环境责任 ; 参考:《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依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破产法》、《环境保护法》、《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在正常存续期间应对其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应承担相应的环境民事、刑事和行政责任。但是,环境污染本身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清算企业在处理企业的债权债务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环境责任问题,也经常找不准具体措施来完善环境责任的担当。我国在《环境保护法》中确立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环保原则,从法律层面强调了环保及预防的重要性,因此,由于保护环境的需要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企业的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的一项社会责任必须予以承担。由于立法仍不完善,研究未深入具体,实践经验尚未总结提炼等原因,我国清算企业环境责任的承担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缺失。因此,本文通过借助司法实践的客观情况,分析现有的学者理论,同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规范,对建立完善我国清算企业环境责任承担及实现制度:如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强制环境责任评估等提出些许立法及实践建议,以期对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Company Law, bankruptcy La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Criminal Law and so on, enterprises should bear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civil, criminal and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 during their normal existence. 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self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alment, long-term, complexity and so on.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creditor's rights and debts of the enterprises, it is easy to ignor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lso often find no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China has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first, prevention first"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from the legal level. Therefore, due to the ne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an enterprise must be assumed. Because the legislation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 research is not deep and concrete,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has not been summarized and refined, the assump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liquidation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is lack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refore, by means of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of judicial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scholars, and at the same time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legislative norms of foreign countrie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undertaking and realizing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liquidation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such as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Some legislative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judicial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国艳;;中小企业应积极承担企业环境责任[J];环境保护;2012年07期
2 吴真;;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正当性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视角[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3 蒋黎黎;;企业环境责任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张晓丽;戴玉才;;中外企业环境责任认识与制度研究的初步比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年04期
5 高清;;论企业环境责任的建构[J];法学杂志;2009年07期
6 张保伟;;国有企业环境责任问题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7期
7 孙金秀;殷宝庆;;企业环境责任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11年10期
8 刘敏;张强;;中日企业环境责任制度的比较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年S2期
9 刘儒f;;心理契约视角下国有企业环境责任的博弈分析[J];企业经济;2012年04期
10 蔡秉坤;李清宇;;社会责任语境下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汉玉;;日本企业环境责任之借鉴[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王红;;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环境责任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汪劲;裴敬伟;潘磊;;我国企业的环境责任及其承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昌敦虎;;以社会资本的视角考察企业环境责任[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朝晖;;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分析[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文同爱;邹宇;;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的法学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严立冬;屈志光;邓远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企业环境责任探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8 叶晓丹;;企业环境责任之法理初探——以“人的类型模式”流变为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俊荣;;浅析我国的环境问责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叶晓丹;;论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环境责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庆丹;企业环境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N];证券时报;2013年
2 ;雾霾引发的企业环境责任思考[N];机电商报;2013年
3 ;“社会责任”,可能成为贸易新壁垒[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薛丽;如何进行企业环境责任审计[N];财会信报;2009年
5 潘晓娟;上市公司当以环境守法为己任[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记者 林伊;“企业环境责任与会计师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N];财会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红心;企业环境责任论[D];苏州大学;2010年
2 涂俊;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环境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王红;企业的环境责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孙晓伟;企业环境责任缺失:成因及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龚宏斌;企业环境责任的利益相关者驱动、响应及绩效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丽;中国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武林;企业环境责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姚彬彬;企业环境责任伦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小星;企业环境责任的伦理考量[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倩倩;论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周蓉;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企业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晓东;企业环境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8 万龄霞;A钢铁企业环境责任管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侯强;我国钢铁企业环境责任承载能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丁宏斌;企业环境责任驱动因素、环境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6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1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