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碳减排视阈下固体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变革

发布时间:2018-05-27 03:33

  本文选题:温室气体 + 固体废物 ; 参考:《生态经济》2012年09期


【摘要】:固体废物管理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和欧盟最早开展固体废物处置与温室气体关系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发展出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制度和措施。气候变化背景下,固废管理面临碳减排的政策约束,并形成废物管理变革的驱动力。我国有必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变革传统固体废物管理的政策理念,创新固体废物管理的实践做法,开发基于物理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和废物方案层级管理的制度体系,以更好应对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Abstract]:Solid waste manag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first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id waste disposal and greenhouse gas, and developed many systems and measures worth learning from in pract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solid waste management faces the policy constraints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forms the driving force of waste management reform.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country to change the policy concept of tradition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novate the practice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develop a system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anagement based on physical life cycle and waste program management. To better addres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立法研究”(10YJC8201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法律制度研究”(11YJC820071) 重庆市低碳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一期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与路径选择”(XHJJ-102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705;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瑞久;逄辰生;陈洁;;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与综合治理理念的变迁(上)[J];节能与环保;2008年05期

2 陈希晖;刑祥娟;吴雨;;我国废物管理审计实施框架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7年24期

3 高庆先;杜吴鹏;卢士庆;张志刚;张恩深;吴建国;任阵海;;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甲烷排放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6期

4 王建明;彭星闾;;城市固体废弃物规制政策研究综述——推进循环经济的前沿领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5 臧秀清;唐明;;综合固体废物管理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绍均;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松;;论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路径及经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赵锐;刘丹;李启彬;黄明星;韩智勇;;校园生活垃圾的生态足迹估算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3 崔汪卫;;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任慧;从税法角度看公司的社会责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尹莉;严婷;;浅议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及其法律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乌力吉图;邹松涛;;日本大量废弃型社会的一般废弃物管理:政策、问题与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7 李燕君;;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8 朱爱莹;张继恒;;企业社会责任社会性之经济法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何国华;;论公司治理视角下公司社会责任的构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孙晓霞;;中国企业社会公益捐赠之理念嬗变[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春雷;;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行——以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分析为视角[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崔金星;;温室气体减排与固体废物管理变革[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文同爱;孟岸英;;中小企业绿色融资的法律问题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席恒;;弘扬中医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孙青春;企业可持续创新的实现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6 黄靖;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税收政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唐慧;饭店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彭玉兰;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陈昕;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绩效[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亚楠;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璐;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承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夏嘉捚;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沈惠玲;论公司社会责任的践行[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暨朝春;论公司的社会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文婷;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晓辉;公司社会责任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齐赛英;我国“两型企业”建设的策略选择[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钰;城市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3期

2 钱勇;OECD国家扩大生产者责任政策对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3 马燕,焦跃辉;论环境知情权[J];当代法学;2003年09期

4 庞永红;;“外部性”问题与“科斯定理”的伦理追问[J];道德与文明;2006年05期

5 汤春来;公司正义的制度认证与创新[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宋瑞兰;论法律调整机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7 ;关于欧洲“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回顾[J];中国粉体技术;2005年01期

8 蔡守秋;论当代环境资源法中的经济手段[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9 刘作翔,龚向和;法律责任的概念分析[J];法学;1997年10期

10 朱立言,陈宏彩;行政公开: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钱大军;法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魏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企业回收逆向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敏;固体废物管理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光明,袁兴中,张盼月,曾北危,郭怀成,GordonG.H.Huang,L.Hemelaar;固体废物管理行业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3期

2 曾光明,袁兴中,张盼月,曾北危,郭怀成,GordonG.H.Huang,L.Hemelaar;固体废物管理行业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J];再生资源研究;1999年04期

3 ;中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建设网络项目开题大会胜利召开[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顾楠;;环境保护部等五部门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J];中国金属通报;2009年28期

5 胡其颖;;企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方法[J];节能;2010年03期

6 ;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固体废物专业组召开第一次学术及情报交流讨论会的通知[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3年14期

7 石青;;试谈我国固体废物现状与管理[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4年03期

8 石青;刘玺书;;发展中国家国际“固体废物”管理讨论会简况[J];重庆环境科学;1984年03期

9 田红;;联合国提出解决固体废物十年计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年Z1期

10 程健敏;国外散料装卸作业场所悬浮颗粒物排放因子研究概况[J];交通环保;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金星;;温室气体减排与固体废物管理变革[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马欣;;典型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及经验[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朱兆敏;;论环境保护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立场[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小康;苏芳;巨晓棠;江荣风;张福锁;;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爽;张硕慧;李桢;;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及发展趋势[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6 钟笑寒;;温室气体减排跨期优化的一个理论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董红敏;李玉娥;朱志平;陶秀萍;;湖北省恩施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计算分析[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苟少梅;;乌鲁木齐煤炭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时空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张卫;王征;;中国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测算及减排机制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蒋文举;;四川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进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久标 通讯员  段春林;中国乡企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现场会在高平召开[N];山西日报;2006年

2 李力;欧美温室气体减排“口水战”的背后[N];光明日报;2008年

3 王心见;出大钱 动真格[N];科技日报;2005年

4 赵何娟;中国两企业获10亿美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刘霄鸿;共谋我区温室气体减排新出路[N];华兴时报;2007年

6 潘家华 庄贵阳;温室气体减排 是挑战也是机遇[N];人民日报;2006年

7 记者 陈媛媛;美国国际集团注资中国碳减排项目[N];中国环境报;2008年

8 记者 杨川梅;世行:碳融资还有巨大空间[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记者  董克伟;温室气体减排蕴含巨大商机[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郑玉珍;如何吃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芳;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刘尚余;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沈国锋;室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D];北京大学;2012年

5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继东;城市机动车道路排放因子和排放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钱海红;媒介公共关系的理念与运作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何方;熔融盐循环热载体无烟燃烧技术的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河滨;论自主课堂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7年

2 白玛旺姆;试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冯月;广义无障碍理论与实践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唐智芳;字本位理念下的对外汉字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昌斌;论优抚工作的理念创新及实践方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霞;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高校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道礼;论现代警察理念[D];安徽大学;2005年

9 汪新胜;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杨莉;色彩设计教学理念的重构与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4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4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