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研究
[Abstract]:Marine ec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ents occur continuously, causing serious harm to marine environment. The severe marine ecological difficulties warn us to face the challenges actively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protecting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existing response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so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damage, to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mainta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所“关于公海与区域法律制度协调问题的对策研究”(900163)
【分类号】:D925;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立;;浅议环境公益诉讼[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2 查全红;;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3 李靓;;农村环境污染制度性因素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1年07期
4 郑贤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5 李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地方实践及其制度启示[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6 林广海;辜恩臻;;完善诉讼制度,为环境诉讼保驾护航[J];绿叶;2011年08期
7 王毅;;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制环境探析[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8 ;中国首例环境公益诉讼[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9 曹明德;谭古丽;;渤海溢油索赔案件中的法律责任[J];法人;2011年09期
10 王伟;;如何破解环境公益诉讼鉴定难题[J];环境保护;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环境损害赔偿问题亟需高度重视[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2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朱晓勤;何锦龙;;中国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展望[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孙向阳;单忠献;;试论蓝色经济战略中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9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10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蒋玲;生态保护还需以立法形式确认[N];联合时报;2010年
2 孙瑞灼;环保社团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值得期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孙瑞灼;社团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的破冰意义[N];农民日报;2009年
4 桑景拴;环境公益诉讼何时不再难?[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孙瑞灼;让公众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09年
6 记者 郄建荣;非政府组织力推公益诉讼制度[N];法制日报;2011年
7 吴学安;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正当时[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曾祥素;环境公益诉讼受案率为何不高[N];中国质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江迪;让公众利益得到更有效维护[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周斌;环境损害赔偿限于合理恢复措施费用[N];法制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吴小隆;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江涛;海洋功能区划若干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莹;我国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朱丹;构建环境损害立体赔偿模式[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陈晓环;环境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苏翠芸;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博;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4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7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