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环境公益诉讼的公益理念
发布时间:2021-01-16 02:00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公共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我国环境法虽然已经经过二十多年的立法努力,已经初成体系,但是在实践中现有环境法律法规的调节机制一直无法有效实施,环境问题依然没有缓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仅是一种理想。由于我国环境法主要依靠政府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实施,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因而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公众在事实上被排除在环境法的实施主体之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理念正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全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为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制度体系,才能使多元利益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促进社会利益格局逐步均衡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要建立人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必须首先解决权力利益与环境公共利益协调和共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和利益在社会范围内达到较为平等的...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理念
(一) 和谐社会的含义与和谐理念的提出
1、和谐的含义
2、和谐社会的含义
3、和谐理念的提出
(二)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现状
1、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最佳状态
2、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现状
(三) 和谐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互依存
二、和谐理念涵盖包容公益理念
(一) 公共利益的概念及其保障途径
1、公共利益的概念
2、公共利益的保障途径
(二) 和谐理念涵盖包容公益理念
1、环境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和谐理念实现的基础
2、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公益理念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其公益理念
(一) 环境公益诉讼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1、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2、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二) 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公益理念
1、环境诉讼立法中的公益理念
2、环境诉讼实践中的公益理念
(三) 环境公益诉讼中发展公益理念的必要性
1、我国环境问题严峻性的必然要求
2、对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3、保护公民环境权和环境公共利益的必要条件
4、坚持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体现
5、公民参与构建和谐自然环境的必要条件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环境公益诉讼的作用
(一)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公益的和谐
(二)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三)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法治的和谐社会
(四)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民主的和谐社会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2979936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理念
(一) 和谐社会的含义与和谐理念的提出
1、和谐的含义
2、和谐社会的含义
3、和谐理念的提出
(二)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现状
1、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最佳状态
2、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现状
(三) 和谐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互依存
二、和谐理念涵盖包容公益理念
(一) 公共利益的概念及其保障途径
1、公共利益的概念
2、公共利益的保障途径
(二) 和谐理念涵盖包容公益理念
1、环境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和谐理念实现的基础
2、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公益理念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其公益理念
(一) 环境公益诉讼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1、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2、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二) 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公益理念
1、环境诉讼立法中的公益理念
2、环境诉讼实践中的公益理念
(三) 环境公益诉讼中发展公益理念的必要性
1、我国环境问题严峻性的必然要求
2、对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3、保护公民环境权和环境公共利益的必要条件
4、坚持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体现
5、公民参与构建和谐自然环境的必要条件
四、构建和谐社会中环境公益诉讼的作用
(一)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公益的和谐
(二)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三)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法治的和谐社会
(四) 建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促进环境民主的和谐社会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2979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97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