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环境禁令制度实施的困境及路径——基于754件环境民事侵权案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6 07:05
  环境禁令是有效预防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损害的重要制度举措。实施环境禁令具有实现综合利益最大化和环境正义的理论价值,以及保证程序正义、降低司法成本的实践价值。通过对我国相关裁判文书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我国未实施诉前、诉中环境禁令、诉后环境禁令比例低、环境禁令诉求胜诉率低、实施环境禁令的案件类型区别明显等问题,并剖释了缘由,诸如生态优先理念不足、证明标准过高、缺乏具体实施细则、法律规则过于抽象等。在此基础上,从体系论、层次论、方法论三个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包括构建从民诉法到司法解释的二元体系、从责任要件到行为要件的阶层递进、从法律规则的抽象化到具体化等等,以期破解目前我国环境禁令制度的困境,从而对我国环境污染的防范和损害范围的减少有所裨益,最终对绿色中国的建设有所贡献。 

【文章来源】: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环境禁令释义及其制度价值
    (一)环境禁令释义
    (二)环境禁令的制度价值
        1. 环境禁令的理论价值
        2. 环境禁令的实践价值
二、我国环境禁令制度实施现状考察——基于754件环境民事侵权案件的分析
    (一)我国环境禁令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1. 我国未在司法实践中实施诉前、诉中环境禁令
        2. 诉后环境禁令实施比例较低
        3. 环境禁令诉求的胜诉率不高
        4. 实施环境禁令的案件类型区别明显
    (二)我国环境禁令制度实施困境原因分析
        1. 理念反思:生态优先理念不足
        2. 规则反思:证明标准过高
        3. 方法反思:缺乏具体实施细则
        4. 技术反思:法律规则过于抽象
三、完善我国环境禁令制度的路径选择——基于体系论、层次论、方法论的探讨
    (一)体系论探讨:从民诉法到司法解释的二元构建
    (二)层次论探讨:从责任要件到行为要件的阶层递进
    (三)方法论探讨:从法律规则的抽象化到具体化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正义与可持续性公共治理[J]. 张成福,聂国良.  行政论坛. 2019(01)
[2]环境正义视域下“洋垃圾”禁令的思考[J]. 王文涛.  环境与发展. 2018(09)
[3]环境诉讼禁令制度的法理与二元构建[J]. 刘明全.  法商研究. 2017(06)
[4]我国环境司法对美国环境法禁令制度之借鉴[J]. 薛淼.  人民司法(应用). 2017(31)
[5]以禁令制度弥补环境公益诉讼民事责任之不足——美国经验的启示与借鉴[J]. 巩固,陈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6]生态环境损害行为司法禁令制度探究[J]. 赖声利,郭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7]禁令在我国环境侵权救济中适用的研究[J]. 刘莉,杨航征.  贵州环保科技. 2006(02)
[8]民事保全程序基本问题研究[J]. 李仕春.  中外法学. 2005(01)
[9]禁令在西部环境法制建设中的特殊意义[J]. 刘莉.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问题研究[D]. 邓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2]环境保护禁令制度研究[D]. 邹士超.西南政法大学 2013
[3]绿色政治视角下生态优先价值观研究[D]. 陈霞.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85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085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