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代修复制度在土壤损害案件中的司法适用
发布时间:2021-06-14 18:50
代修复制度借鉴于行政代履行制度,但二者在实施主体、启动条件及实施程序等方面有所不同。在土壤损害案件中,适用代修复制度有利于被损害的土壤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在制度外部,现行代修复和代履行制度存在司法与行政功能重叠、法治成本过高等问题,需要探索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衔接机制。在制度内部,目前在代修复适用前提、代修复人确定、代修复费用存放管理、代修复监督等四个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明确土壤损害案件代修复适用的条件、确定土壤代修复人的选择方式、完善代修复费用存放管理机制和土壤代修复监督机制等,使代修复制度在土壤修复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文章来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0,35(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制度透视:代修复及其在土壤损害案件司法适用的价值
(一)代修复制度
1. 实施主体
2. 启动条件
3. 实施程序
(二)代修复在土壤损害案件司法适用的价值
1. 有利于被损害的土壤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2. 促进土壤修复产业发展
三、制度剖析:代修复在土壤损害案件司法适用的困境
(一)代修复与代履行之间的衔接问题
(二)代修复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
1. 代修复适用条件过于原则
2. 代修复人选定方式不明确
3. 代修复费用存放管理混乱
4. 代修复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四、代修复制度的完善
(一)通过衔接机制的科学设计保护土壤、防控风险和及时修复
(二)从规范实施和制度设计上进一步完善代修复制度
1. 明确土壤损害案件中代修复适用的前提条件
2. 明确土壤代修复人及其选择方式
3. 完善代修复费用存放管理机制
4. 完善代修复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命令型生态环境修复机制研究[J]. 李挚萍. 法学评论. 2020(03)
[2]二元诉讼模式下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履行的可行性研究[J]. 胡静,崔梦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3]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问题与解决对策[J]. 罗丽. 中国法学. 2017(03)
[4]我国土壤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的建立与设计——基于美国超级基金立法的经验教训[J]. 闫海,张馨予. 国土资源情报. 2016(08)
[5]论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入《环境保护法》——以环境私权对环境公权的制衡为视角[J]. 竺效,丁霖.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6]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以近年几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为例展开[J]. 李义松,苏胜利. 中国软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230135
【文章来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0,35(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制度透视:代修复及其在土壤损害案件司法适用的价值
(一)代修复制度
1. 实施主体
2. 启动条件
3. 实施程序
(二)代修复在土壤损害案件司法适用的价值
1. 有利于被损害的土壤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2. 促进土壤修复产业发展
三、制度剖析:代修复在土壤损害案件司法适用的困境
(一)代修复与代履行之间的衔接问题
(二)代修复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
1. 代修复适用条件过于原则
2. 代修复人选定方式不明确
3. 代修复费用存放管理混乱
4. 代修复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四、代修复制度的完善
(一)通过衔接机制的科学设计保护土壤、防控风险和及时修复
(二)从规范实施和制度设计上进一步完善代修复制度
1. 明确土壤损害案件中代修复适用的前提条件
2. 明确土壤代修复人及其选择方式
3. 完善代修复费用存放管理机制
4. 完善代修复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命令型生态环境修复机制研究[J]. 李挚萍. 法学评论. 2020(03)
[2]二元诉讼模式下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履行的可行性研究[J]. 胡静,崔梦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3]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问题与解决对策[J]. 罗丽. 中国法学. 2017(03)
[4]我国土壤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的建立与设计——基于美国超级基金立法的经验教训[J]. 闫海,张馨予. 国土资源情报. 2016(08)
[5]论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入《环境保护法》——以环境私权对环境公权的制衡为视角[J]. 竺效,丁霖.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6]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以近年几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为例展开[J]. 李义松,苏胜利. 中国软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230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23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