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21-08-06 11:31
饮用水源地保护问题随着饮用水源的紧缺及污染的日趋严重,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国内跨行政区饮用水源地流域管理的立法也逐渐受到重视。协调饮用水源地流域区际的利益关系,做好流域的一体化管理保护,是饮用水源地保护立法的前提。本论文以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为题,重点探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法律调控措施,以期对完善或创新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调控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和思路。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前言简要地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东江源国家保护区水源地概述”,首先介绍东江源国家保护区及其流域地区的概况,对饮用水源保护的概念和特征作出明确地界定。第二章:“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基础”分析和论证了饮用水源保护的必要性,进而阐明了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国外关于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机制”,主要从比较的角度,论述了国外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背景、立法实践等,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起适合本国具体情况的较为完善的流域管理体制,流域管理从流域整体出发对流域内一切涉及到环境资源使用及保护的问题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流域环境...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东江源国家保护区水源地概述
第一节 东江源区概况
一、东江源头的考察认定
二、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第二节 东江源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饮用水源
二、饮用水源保护
三、东江饮用水源与东(江)深(圳)水库
第三节 东江源流域所跨行政区域
一、江西赣州东江源头三县:寻乌、定南、安远
二、广东东江源受益地区
三、东江源饮用水源最大供应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二章 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饮用水源保护问题的提出
一、饮用水源问题
二、中国面临的饮用水源问题
三、饮用水源保护法律问题的提出及其发展
第二节 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基础
一、生命健康和生存权是人的基本的权利
二、生命健康权和生存权是生命权与生命延续权的统一
三、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权是立法的重要目的
第三章 国外关于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机制
第一节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一、美国和法国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二、日本和其他国家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第二节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制度
二、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制度
三、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四、法律责任制度
五、其他法律制度
第四章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
第一节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的现状
一、《宪法》和《环境保护法》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二、单行法律法规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第二节 对我国现行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分析
一、对现行法律法规中有关规定的不足的分析
二、饮用水源保护立法空白的分析
第五章 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构建
第一节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的基本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
二、饮用水源的公益性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客观基础
三、优先保护饮用水源是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饮用水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饮用水源保护的安全原则
二、饮用水源保护的预防原则
三、饮用水源保护的公平原则
四、饮用水源保护的国家扶持原则
第三节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的构思
一、我国现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管理体制
二、构建饮用水源地护区管理体制的原则
第四节 构建饮用水源地护区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制度的构思
二、构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紧急处置制度
三、构建饮用水源的一体保护制度
四、构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法律责任制度
第五节 东江源饮用水源地法律保护失效问题分析
一、东江源水源的水权
二、强化跨行政区域流域地政府职责和公众参与
三、东江源流域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源纠纷处理
第六节 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基本框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J]. 沈红霞. 嘉兴学院学报. 2002(02)
[2]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J]. 张庆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1(04)
[3]我国环境犯罪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初探[J]. 戚道孟,王俊. 律师世界. 2001(07)
[4]博登湖饮用水源及其保护[J]. 陈斌林. 世界环境. 2001(01)
[5]国内外生活水质标准的对比分析[J]. 王中琪,许锐利. 世界环境. 2000(01)
[6]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J]. 陈泉生. 中国法学. 1998(04)
[7]欧共体环境政策的法律基础、目标和原则探析[J]. 张英. 法学评论. 1998(04)
[8]《生存权论》简评[J]. 罗耀培. 外国法译评. 1997(04)
[9]对我国公民生命健康权民法保护的思考[J]. 牟方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10]从日本水污染防治立法,探讨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J]. 汪劲. 上海环境科学. 1995(07)
本文编号:3325695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东江源国家保护区水源地概述
第一节 东江源区概况
一、东江源头的考察认定
二、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第二节 东江源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饮用水源
二、饮用水源保护
三、东江饮用水源与东(江)深(圳)水库
第三节 东江源流域所跨行政区域
一、江西赣州东江源头三县:寻乌、定南、安远
二、广东东江源受益地区
三、东江源饮用水源最大供应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二章 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饮用水源保护问题的提出
一、饮用水源问题
二、中国面临的饮用水源问题
三、饮用水源保护法律问题的提出及其发展
第二节 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基础
一、生命健康和生存权是人的基本的权利
二、生命健康权和生存权是生命权与生命延续权的统一
三、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权是立法的重要目的
第三章 国外关于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机制
第一节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一、美国和法国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二、日本和其他国家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第二节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制度
二、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制度
三、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四、法律责任制度
五、其他法律制度
第四章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
第一节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的现状
一、《宪法》和《环境保护法》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二、单行法律法规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第二节 对我国现行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分析
一、对现行法律法规中有关规定的不足的分析
二、饮用水源保护立法空白的分析
第五章 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构建
第一节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的基本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
二、饮用水源的公益性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客观基础
三、优先保护饮用水源是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饮用水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饮用水源保护的安全原则
二、饮用水源保护的预防原则
三、饮用水源保护的公平原则
四、饮用水源保护的国家扶持原则
第三节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的构思
一、我国现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管理体制
二、构建饮用水源地护区管理体制的原则
第四节 构建饮用水源地护区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制度的构思
二、构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紧急处置制度
三、构建饮用水源的一体保护制度
四、构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法律责任制度
第五节 东江源饮用水源地法律保护失效问题分析
一、东江源水源的水权
二、强化跨行政区域流域地政府职责和公众参与
三、东江源流域跨行政区域饮用水源纠纷处理
第六节 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基本框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J]. 沈红霞. 嘉兴学院学报. 2002(02)
[2]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J]. 张庆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1(04)
[3]我国环境犯罪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初探[J]. 戚道孟,王俊. 律师世界. 2001(07)
[4]博登湖饮用水源及其保护[J]. 陈斌林. 世界环境. 2001(01)
[5]国内外生活水质标准的对比分析[J]. 王中琪,许锐利. 世界环境. 2000(01)
[6]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J]. 陈泉生. 中国法学. 1998(04)
[7]欧共体环境政策的法律基础、目标和原则探析[J]. 张英. 法学评论. 1998(04)
[8]《生存权论》简评[J]. 罗耀培. 外国法译评. 1997(04)
[9]对我国公民生命健康权民法保护的思考[J]. 牟方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
[10]从日本水污染防治立法,探讨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J]. 汪劲. 上海环境科学. 1995(07)
本文编号:3325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2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