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完善

发布时间:2021-08-11 21:07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遗传资源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植物遗传资源作为一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不仅在解决粮食、健康和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商业上的使用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方主要是科技先进、植物遗传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公司,而植物遗传资源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为获取巨额利益,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公司不断窃取发展中国家的植物遗传资源,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作为植物遗传资源非常丰富的我国,也是发达国家进行“生物剽窃”的重点对象。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我国的植物遗传资源免遭外国的掠夺,合理利用本国的植物遗传资源来为我国创造财富和价值,成为我国迫在眉睫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确立了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但现行立法并不是专门为保护植物遗传资源而设计的,只是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下附带作出的,很不完善、具体。其中许多制度的设计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本文针对我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参考了国际上以及个别国家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为我国构建合理完善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模式和保护制度提出具体...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关于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植物遗传资源概述
    第一节 植物遗传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一、植物遗传资源的概念
        二、植物遗传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 植物遗传资源的范围
        一、野生植物遗传资源
        二、栽培植物遗传资源
    第三节 植物遗传资源的价值
        一、植物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
        二、植物遗传资源的其他价值
第二章 我国植物遗传资源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植物遗传资源的特点
        一、我国植物遗传资源类型多、分布广泛
        二、我国的植物遗传资源种类特有度高
        三、我国的植物遗传资源用途广泛
    第二节 我国植物遗传资源的流失
        一、外国生物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进行生物剽窃
        二、西方发达国家窃取我国的研究成果
        三、西方发达国家窃取我国的珍稀植物
第三章 我国现有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我国现有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立法
        一、我国现有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渊源
        二、我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行政管理制度
        三、我国植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设计
    第二节 我国现有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不健全
        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相关的具体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国外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简介
    第一节 国际公约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
        二、《波恩准则》
        三、《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第二节 区域性协议
        一、《安第斯条约》
        二、《非洲联盟模范法》
        三、欧盟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概况
    第三节 部分国家的立法
        一、印度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概况
        二、哥斯达黎加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概况
        三、巴西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概况
        四、南非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概况
        五、美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概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构想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制定综合性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管理法
        二、制订与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管理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
        三、建立和完善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制度
        四、鼓励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民间习惯法
        五、建立和完善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市场化机制
    第二节 立法外的配套措施
        一、将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纳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二、开展植物遗传资源普查,完善收集、整理和编目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知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遗传资源利用的制度选择及我国的对策[J]. 胡华桔,张忠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06(03)
[2]遗传资源提供者的专利法保护思考[J]. 严励,何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3]生物遗传资源的元所有权、衍生所有权和修饰权[J].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 2005(04)
[4]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J]. 朱雪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5]基于遗传资源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与中国的选择[J]. 朱雪忠,杨远斌.  科技与法律. 2003(03)
[6]遗传资源获取和利益分享与知识产权保护[J]. 吴小敏,徐海根,朱成松.  生物多样性. 2002(02)
[7]基因专利利益冲突及平衡的法理学思考[J]. 吴莲.  法学. 2002(04)
[8]乡土社会纠纷解决中的个人理性、社群意志和国家观念——对一纠纷个案的法人类学分析[J]. 王鑫.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1(04)
[9]寻求保护人权与强化司法权之间的平衡──关于运用沉默权的一点思考[J]. 汤啸天.  政治与法律. 2001(02)
[10]澳大利亚、新西兰有关遗传资源管理的启示[J]. 杨朝飞.  世界环境. 2001(01)



本文编号:3336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36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