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从环境文化视野看我国环境法治的现实基础

发布时间:2021-11-27 00:59
  依据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论述,法治应该包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主客观两个要件:一是必须要有一套尽可能完善地、忠实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法律规范体系,这是法治的前提,而这个前提,就我国环境法制的现状看,并不匮乏;二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公民和法人)对法律规范体系所包含的文化伦理价值的认同和始终不渝的遵守,这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和核心。因为法律规范体系作为理性的精巧设计的外化物,它并不能自己实现自己,而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是一种属人的活动。而一个社会的文化伦理基础及其相应的法文化氛围,不仅深刻影响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情感和态度,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法律实现水平和方向。法治是这样,作为法治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法治亦是如此。至于后者,即环境文化基础,也正是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环境法治所缺乏的,事实上,环境文化的匮乏是我国当前环境法治遭遇尴尬的主要原因。因此,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将着力从环境文化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当前环境法治的基础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走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群众自发型”为辅环境法治模式的具体建议。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4个部分,全文约3500...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环境文化
    (一) 环境文化的概念
    (二) 环境文化的能动性与受动性
    (三) 环境文化的功能
二、我国环境文化的滞后
    (一) 环境文化滞后概念的提出
    (二) 我国环境文化滞后的现状
三、我国环境文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 传统环境文化的断裂及其原因
    (二) 我国环境文化的现实障碍
四、“政府主导型”环境法治推进的思考与建议
    (一) “政府主导型”环境法治的必要性
    (二) 走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群众自发型”为辅的环境法治模式
    (三) 走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群众自发型”为辅的环境法治模式的具体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21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521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