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制度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28 02:2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转基因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了田间,走上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但是在开发研究和应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就是生物安全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广泛运用可能会导致生态破坏,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国际社会在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规范和管理中引入了风险预防原则,以达到保障生物安全的目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其在责任归责方面的体现。由于转基因生物技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和责任主体的难于确定性,无过错责任原则在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方面有极大的局限性,同时,传统的民事侵权救济和国家赔偿亦不能为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受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济。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实现集体发展权与个体生存权的平衡,保障人际与代际动态平衡,国际社会提出了环境责任社会化制度。环境责任社会化制度是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环境侵权救济制度在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各国已在环境赔偿的不同领域采用了不同的责任社会化方式。环境责任保险是环境责任社会化的方式之一,但是其承保范围有限。转基因生物技术所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潜伏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在环境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之内。建立公共赔偿基...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2章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概述
2.1 转基因生物技术与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
2.2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的特征
2.3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相关立法
第3章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与环境侵权赔偿制度
3.1 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
3.2 环境侵权赔偿制度与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
第4章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构建
4.1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社会化的法理基础
4.2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4.3 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共赔偿基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 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环境侵权救济的无过错责任原则[J]. 张庆卫.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01)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初探[J]. 袁建琴,高斌战,宋宝敏. 肉品卫生. 2005(11)
[3]欧美转基因食品法律管制制度比较研究[J]. 王迁. 河北法学. 2005(10)
[4]论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J]. 于文轩. 法学论坛. 2005(05)
[5]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探讨[J]. 刘小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05(02)
[6]美国环保超级基金制度及其实施[J]. 蒋莉.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5(01)
[7]论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J]. 张志文,王秋俊.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04)
[8]转基因植物与生物安全性[J]. 张艳华,季静,王罡. 作物杂志. 2003(06)
[9]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的安全性[J]. 陈颖,徐宝梁,葛毅强,李文彬. 生物技术. 2003(05)
[10]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原则[J]. 王灿发,于文轩. 现代法学. 2003(04)
本文编号:3523506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2章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概述
2.1 转基因生物技术与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
2.2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的特征
2.3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相关立法
第3章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与环境侵权赔偿制度
3.1 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
3.2 环境侵权赔偿制度与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
第4章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构建
4.1 转基因生物技术损害赔偿社会化的法理基础
4.2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4.3 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共赔偿基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 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环境侵权救济的无过错责任原则[J]. 张庆卫.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01)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初探[J]. 袁建琴,高斌战,宋宝敏. 肉品卫生. 2005(11)
[3]欧美转基因食品法律管制制度比较研究[J]. 王迁. 河北法学. 2005(10)
[4]论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J]. 于文轩. 法学论坛. 2005(05)
[5]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探讨[J]. 刘小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05(02)
[6]美国环保超级基金制度及其实施[J]. 蒋莉.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5(01)
[7]论环境侵权责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J]. 张志文,王秋俊.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04)
[8]转基因植物与生物安全性[J]. 张艳华,季静,王罡. 作物杂志. 2003(06)
[9]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的安全性[J]. 陈颖,徐宝梁,葛毅强,李文彬. 生物技术. 2003(05)
[10]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原则[J]. 王灿发,于文轩. 现代法学. 2003(04)
本文编号:3523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52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