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18:05

  本文关键词: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生态环境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而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安全是指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生态环境保障。当前,我国生态安全状况极度不佳,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为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障生态安全,应避免因生态问题对社会生活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促进国家安全的实现。因此,要尽快建立生态安全法学体系,并构建保障生态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非传统安全的观念开始在国际盛行,所谓“非传统安全”,是指传统安全问题以外的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安全问题。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剧,生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一种,重要性日益凸显。1991年,美国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环境视为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随后欧洲各国、日本、俄罗斯各国也相继将环境与生态问题列入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也被提上议程,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相关法律体系,但依然在具体法律制度构建和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生态安全立法理念相对滞后;片面强调行政管理模式而忽视社会公众的参与;单纯消极防治而忽视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安全立法体系不完备,缺少统一协调;生态安全只是作为立法目的提出,重要的法律制度安排和支撑仍然缺失等五个方面。为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运用多种手段从多方面、多层次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仅需要整体理论上的制度构建,也需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生态特点制定不同的对策。研究某一个生态环境特征明显,生态问题较为复杂地区的法律保护状况,并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是未来制定生态保护法所必须的重要准备工作。 西双版纳州具有珍贵的热带雨林气候,物种资源丰富,且为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多种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盛行,是研究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理想环境。本文以西双版纳州的生态环境和对本地生态保护有影响的各种法律规章、政策、乃至习惯法为研究对象,在简要论述了生态安全法律基本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介绍西双版纳州的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西双版纳州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为将来制定生态安全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态安全 西双版纳州 非传统国家安全 生态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3
  • 第一章 导论13-15
  • 第二章 生态安全的历史及发展概况15-32
  • 第一节 生态安全的缘起——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出现15-18
  • 第二节 生态安全的法律定义与特征18-20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与研究现状简介20-30
  • 2.3.1 、我国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实施概况20-23
  • 2.3.2 、我国生态安全立法研究概况23-30
  • 第四节 制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的迫切性与意义30-32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州的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法律制度32-53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32-37
  • 3.1.1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的特征32-35
  • 3.1.2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35-37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州的生态安全保护法律渊源37-42
  • 3.2.1 、全国适用的生态安全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37-39
  • 3.2.2 、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39-42
  • 3.2.3 、西双版纳州有关生态安全保护的宗教教义和习惯法42
  • 第三节 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42-53
  • 3.3.1 、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保护中的立法问题42-46
  • 3.3.2 、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保护中的执法问题46-47
  • 3.3.3 、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保护中的司法问题47-49
  • 3.3.4 、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保护中的监督问题49-53
  • 第四章 生态安全保护国际比较法律研究53-58
  • 第一节 有关生态安全法律保护的国际公约53-54
  • 第二节 各国生态安全法律制度比较54-58
  • 第五章 完善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的探索58-63
  • 第一节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58-60
  • 5.1.1 、生态安全补偿制度概念与作用58
  • 5.1.2 、生态安全补偿制度的补偿对象58-59
  • 5.1.3 、生态安全补偿制度基本原则与生态安全补偿方式59-60
  • 第二节 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60-61
  • 第三节 附加公民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61-63
  • 结语63
  • 参考文献63-67
  • 一、著作类63-64
  • 二、论文类64-66
  • 三、网络类66
  • 四、论文集66-67
  • 五、报纸类67
  • 六、学位论文67
  • 致谢67
  •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婧;;试论国际生态安全[J];能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2 田裘学;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7年04期

3 许锋;刘涛;;加拿大公众参与规划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4 徐成东;陆树刚;;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J];广西植物;2006年03期

5 陈海嵩;;环境法生态安全原则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2期

6 罗丽;;日本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7 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J];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8 张坤民,杜斌;环境可持续性指数:尝试评价国家或地区环境可持续能力的指标[J];环境保护;2002年08期

9 蔡先凤;试论国际生态安全法的发展和实施现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周珂,王权典;我国生态安全的法律价值与法制体系之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别涛;[N];中国环境报;2001年

2 ;[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兆欣;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立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3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