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15:3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尚未完善,森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障。目前,我国已出现了许多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案例,然而,国家法律在这一方面还是空白。这种制度真空给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此类事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有关林权主体在遭到国家的侵权时,也无法寻求法律帮助获得补偿,这种侵权而得不到补偿的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林业发展来说是极具破坏力的,因为它阻碍了社会资本进入林业,同时也容易诱发生产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探索如何合理的保护资源,如何做到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作为其中的一个微观方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是一个生态、经济、法律的综合体。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需要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框架、适当的法律规范和环境规则才能保障我们对生态服务的需求。 本文以生态学、产权理论、环境经济学、法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该制度的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从法律角度探究...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认识
1.2.1 公益林的概念
1.2.2 公益林生态效益
1.2.3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生态学理论
2.2 生态经济学原理
2.3 法律基础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和发展
3.1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公共财政补偿
3.1.1 早期的实践和国家文件的正式出台
3.1.2 补偿制度法律地位的确定以及生态工程中的实践
3.2 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市场补偿
3.2.1 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实践
3.2.2 流域补偿的必要性
3.2.3 我国长江流域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3.3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评述
3.3.1 补偿的法律依据与政策环境
3.3.2 补偿的基础
3.3.3 补偿的范围和数量
3.3.4 补偿的具体形式
4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对策
4.1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前提
4.1.1 补偿与产权的关系
4.1.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涉及到的中国林业产权问题
4.1.3 生态林业建设中集体林业产权的残缺
4.1.4 完善法律规章与明确林权所有者的权利边界
4.2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重要举措
4.2.1 构建公益林补偿的财政框架体系
4.2.2 实施多元化补偿与提高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
4.3 强有力而节约廉价的政府是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关键
4.4 协调、配套的法律体系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重要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法规问题探讨[J]. 李明阳,郑阿宝.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
[2]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探讨[J]. 张秀丽,东淑华,孙淑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3(02)
[3]自然资源产权与资源环境生态效益[J]. 白平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04)
[4]中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 陈根长. 林业科技管理. 2002(03)
[5]我国森林环境服务市场构建与私人参与的选择[J]. 刘璨.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2)
[6]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 郑礼法,韩国康. 林业经济. 2001(10)
[7]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财政扶持政策[J]. 张国明. 林业经济. 2001(07)
[8]浅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J]. 谢利玉. 世界林业研究. 2000(03)
[9]试行林价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与思考[J]. 温培栋. 林业经济. 2000(04)
[10]公益林效益的补偿[J]. 黄世典. 生态经济. 2000(01)
本文编号:3643015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认识
1.2.1 公益林的概念
1.2.2 公益林生态效益
1.2.3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生态学理论
2.2 生态经济学原理
2.3 法律基础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和发展
3.1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公共财政补偿
3.1.1 早期的实践和国家文件的正式出台
3.1.2 补偿制度法律地位的确定以及生态工程中的实践
3.2 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市场补偿
3.2.1 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实践
3.2.2 流域补偿的必要性
3.2.3 我国长江流域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3.3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评述
3.3.1 补偿的法律依据与政策环境
3.3.2 补偿的基础
3.3.3 补偿的范围和数量
3.3.4 补偿的具体形式
4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对策
4.1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前提
4.1.1 补偿与产权的关系
4.1.2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涉及到的中国林业产权问题
4.1.3 生态林业建设中集体林业产权的残缺
4.1.4 完善法律规章与明确林权所有者的权利边界
4.2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重要举措
4.2.1 构建公益林补偿的财政框架体系
4.2.2 实施多元化补偿与提高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
4.3 强有力而节约廉价的政府是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关键
4.4 协调、配套的法律体系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重要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法规问题探讨[J]. 李明阳,郑阿宝.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
[2]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探讨[J]. 张秀丽,东淑华,孙淑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3(02)
[3]自然资源产权与资源环境生态效益[J]. 白平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04)
[4]中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 陈根长. 林业科技管理. 2002(03)
[5]我国森林环境服务市场构建与私人参与的选择[J]. 刘璨.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2)
[6]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 郑礼法,韩国康. 林业经济. 2001(10)
[7]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财政扶持政策[J]. 张国明. 林业经济. 2001(07)
[8]浅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J]. 谢利玉. 世界林业研究. 2000(03)
[9]试行林价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与思考[J]. 温培栋. 林业经济. 2000(04)
[10]公益林效益的补偿[J]. 黄世典. 生态经济. 2000(01)
本文编号:3643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4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