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纠纷解决中的司法能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纠纷解决中的司法能动研究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在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向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提出了挑战。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引发了各种环境矛盾和环境争议,加之人们环境维权意识的不断觉醒,各类环境纠纷案件的数量激增。但由于我国环境司法救济存在诸多问题,环境纠纷司法救济的功能难以真正发挥,这就对法官司法过程能动性的发挥提出了一种诉求,以期通过环境司法能动来弥补和修复环境司法救济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然而,法官的环境司法能动的发挥又会遭遇环境立法不完善,环境司法审判队伍素质不高、地方司法环境不健康等问题的现实阻碍。因此,在环境司法实践中,为了保障环境司法能动得到合理、适度的发挥,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完善环境立法,制定专门的环境诉讼程序法,设立专门的环境诉讼机构,努力构建合理的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法官的环境法律专业知识和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法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为了防止法官“超自由”能动,我们有必要通过原则指引、制度完善及一定的监督机制对环境司法能动进行规制,真正实现司法克制下我国环境司法能动的适度发挥。 本文主要包含四章内容: 第一章“司法能动的理论界说”,通过对西方语境中的司法能动主义的考察,介绍了司法能动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渊源,及对司法能动和司法克制做了对比分析,而后指出中国语境中的司法能动的应然状态,即司法克制下的司法能动。 第二章“环境纠纷解决对司法能动的诉求与环境司法能动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环境纠纷的特征,指出了我国环境纠纷司法救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环境纠纷解决对环境司法能动的迫切诉求及环境司法实践中法官发挥司法能动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我国环境司法能动的现实障碍”,分析了我国环境纠纷解决中发挥司法能动会遭遇环境立法不足的障碍、司法审判队伍素质不高的障碍、司法环境易受影响的障碍。 第四章“实现我国环境司法能动的具体路径”,通过环境立法的完善、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的构建、环境司法审判队伍素质的提高等,来保障环境司法能动适度发挥,同时也需对法官的能动进行必要的规制。
【关键词】:环境纠纷 司法克制 司法能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6;D9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第一章 司法能动的理论界说10-19
- 一、西方语境中的司法能动主义10-15
- (一) 司法能动主义的源起10-13
- (二) 西方语境下司法能动主义的含义13-15
- 二、中国语境下的司法能动考察15-19
- (一) 中国当前提出“司法能动性”的背景15-16
- (二) 司法能动在我国的理论分歧16-18
- (三) 我国司法能动的应然——司法克制下的司法能动18-19
- 第二章 环境纠纷解决对司法能动的诉求与环境司法能动的现实意义19-29
- 一、环境纠纷解决对司法能动的诉求19-26
- (一) 环境纠纷的特点19-20
- (二) 我国环境纠纷司法救济的现状20-22
- (三) 环境纠纷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2-26
- 二、环境纠纷解决中发挥司法能动的现实意义26-29
- (一) 符合法律目的和实现个案正义26-27
- (二) 积累环境立法经验和填补环境立法不足27
- (三) 保障公民环境权益和维护社会利益27-28
- (四) 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28-29
- 第三章 我国环境司法能动的现实障碍29-32
- 一、遭遇环境立法本身的障碍29-30
- 二、司法队伍素质欠缺的障碍30
- 三、环境司法易受干扰的障碍30-32
- 第四章 实现我国环境司法能动的具体路径32-39
- 一、完善环境立法32-34
- (一) 扩大可诉环境利益范围32-33
- (二) 制定专门的环境诉讼程序法33-34
- (三) 引入判例制度34
- 二、加强环境司法审判队伍建设34-36
- (一) 加强司法者的专业化34-35
- (二) 加强法官职业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35-36
- 三、加强和完善环境司法能动适度发挥的规制措施36-39
- (一) 环境司法能动过程中原则指引上的制约36-37
- (二) 法官说理论证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制37-38
- (三) 法院内外监督机制的约束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维力;;以环境诉权为基点 突破理论研究瓶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现状评述与展望[J];理论前沿;2009年23期
2 江必新;;能动司法需重视司法规律[J];法制资讯;2010年Z2期
3 唐宇明;试论高等学校与行政诉讼[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朱志晟;WTO制度创新中的“司法”角色定位——对专家组、上诉机构“司法能动性”的防范[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5 张军;罪刑法定在我国的困境及其出路[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蒋鹏飞;;庸俗实用主义及其化解:以刑事司法为分析语境[J];东方法学;2011年02期
7 沈寨;;风险社会背景下司法能动的正当性及其限度[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田晓康;;论如何准确量刑建议——从刑事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切入[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9 李政辉;;相邻纠纷处理中的司法职能[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刘晓琴;;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 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德近;;环境司法能动的功能和界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陈彬;;论一般国际法之上的自给自足体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唐忠辉;;论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强制监测义务[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文洁;尹海萍;;“量化”诉前调解——以司法绩效评估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姜世波;;国际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政策之嬗变[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郑艺群;;环境审判制度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付兴艳;;浅析环境纠纷中的行政调解[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10 王春磊;;论环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施莺;新举措强化司法能动[N];南通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我们需要怎样的司法能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公丕祥;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能动(上篇)[N];光明日报;2009年
4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能动(下篇)[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杜萌;探访 非常危机下的“司法能动”试验[N];法制日报;2009年
6 朱卫红;正确把握司法能动的限度[N];江苏法制报;2009年
7 广西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张军;司法能动:中国语境下的选择与进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建林 伍玉联;司法能动与司法被动的三重辩证关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蔡小博;司法能动 彰显法官社会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能动(中篇)[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8 李华;环境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卓光俊;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姗姗;环境纠纷解决中的司法能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2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鹏;司法能动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5 孙淑波;基层法官司法能动的空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王晓利;“零判决”现象的几点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罗飞云;环境权诉讼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葛文;司法裁判与社会变迁的互动[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鹏;WTO争端解决机制司法能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刘千利;我国能动司法的内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7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1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