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环境纠纷调解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10:05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纠纷调解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调解 环境纠纷 当事人主导 行政调解


【摘要】:面对环境纠纷频发的现状,应尽量发挥我国现有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以避免环境纠纷的冲突升级。调解机制以其高效、私密、低风险等特点自然应在环境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我国环境管理的权责划分及环境纠纷的特性,现有环境纠纷调解仍然主要依附于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调解模式。虽然有相关立法及地方法规为依托,我国现行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体系还存在法律规定过于简陋、上下位法规定不一的问题,而且现有立法对于某些关键问题规定不甚明了,如环境纠纷调解员是否享有裁决权、环境纠纷调解是否可以由一方当事人单方申请而发起,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补正,将势必影响我国环境纠纷调解实践的良好运行。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调解 环境纠纷 当事人主导 行政调解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FX052) 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JK0008)
【分类号】:D922.6;D922.1
【正文快照】: 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环境保护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环境权益维护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国内呈现出环境纠纷持续频发的现状。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环境纠纷的发生更是呈现多头增长的趋势,环境纠纷在各个领域都有所露头并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郑学益;思想制胜的新世纪营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碧波;箕子论——兼论中国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诸问题[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7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8 晁瑞;;介词“向”对“问”的替换——兼谈方言介词“问”的历史演变[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9 刘家和;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易敏;在对译与比较中观察汉语词义系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4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李力;“隶臣妾”身份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陈英;西汉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钱伟;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杨怀源;《段注》“废、行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叶仁雄;孔子中和之美的时空阐释[D];湘潭大学;2003年

4 王铁峰;秦国富强及东并六国之地理环境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斯琴毕力格;太初历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何桂端;近代广西民间商品意识及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博;扬雄《法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林莉;唐代山水意识的历史变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陆岩军;江淹及其作品简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松波;试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佐群;;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探讨[J];行政与法;2006年02期

2 崔凤友,柏杨;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机制探析[J];学术交流;2004年06期

3 杨娟;环境纠纷行政性诉讼外纠纷解决方法(ADR)机制的构建[J];北方环境;2003年04期

4 翟春雷;当前我国的环境立法及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齐树洁;;论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法律适用;2006年09期

6 李冬梅;;环境纠纷ADR机制之检讨与重构[J];中国律师;2009年10期

7 李庆保;;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J];河北法学;2010年09期

8 黄中显;;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行政救济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9 黄中显;;环境侵权民事纠纷行政救济机制与司法救济机制的耦合——法社会学分析视角[J];学术论坛;2009年10期

10 杨升;;我国环境诉讼制度中的若干问题及完善[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兴艳;;浅析环境纠纷中的行政调解[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2 林全玲;;论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机制的完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丁渠;朴光洙;;论我国环境纠纷解决中的ADR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4 赖梁盟;王晓萍;吴德恩;罗红霞;;贵州省行政调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杨娟;;环境纠纷行政性ADR机制的构建[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樊亚宁;;完善我国环境纠纷ADR机制的探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张式军;;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探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王春磊;;论环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袁玉娟;刘国芹;;环境纠纷之小型审理模式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10 吴勇;;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宁;“法治广安”奏响时代强音[N];广安日报;2011年

2 记者 郭耘志;我市召开深化“三位一体”调解工作现场会[N];衡水日报;2007年

3 记者 孟晓冬;强化调解体系建设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N];秦皇岛日报;2007年

4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 周丽丽;环境执法行政调解制度之设置[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记者 佟涛 通讯员 魏三合;抓深化 抓规范 抓提高 抓典型[N];保定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照丁 李泽辉 特约记者 朱祖纯;南雄创办民间纠纷调处中心[N];韶关日报;2008年

7 李飞邋余建华;诉调对接:减少讼争的新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舒立新;凤凰“三调联动”创和谐[N];团结报;2007年

9 记者 赵乃政;我省推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模式[N];吉林日报;2009年

10 田阳县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林世辉;突出“四个重点” 推进创建和谐稳定新田阳[N];法治快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自丹;行政法中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及制度建设[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欢;行政解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懿;环境司法正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彭卫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冯琳;环境法在军事领域的适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专门机构的依法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璧君;论环境纠纷的行政调解[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3 江敏;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4 卢晓莉;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王艾芝;中国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国芹;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ADR)探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文娟;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的完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波;论我国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杨丽娟;我国环境纠纷的行政法调整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闫春梅;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6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16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