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人收养制度
本文关键词:论未成人收养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 收养制度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公权力保护 立法建议
【摘要】: 时至今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或者逐步完善保护儿童利益的制度。收养作为亲子关系领域的重要制度,顺应了加强保护儿童利益力度的这一世界趋势,保护儿童利益的原则和精神在各国收养法中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表现为国家监督主义在现代各国收养法中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将儿童视为独立的权利主体,但儿童自身能力的先天不足,使其无法在收养关系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本文以研究公权力如何介入收养关系,保护未成年养子女利益为目的,考察我国未成年人收养制度,对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公权力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并针对现有的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 本文立足于对我国收养法中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公权力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在比较研究大陆法系以及英美法系一些国家收养法中保护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收养制度的不足,提出完善的立法构想。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论之外,正文有四大部分,共计三万多字。 正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公权力保护儿童利益的必要性。本部分对公权力保护儿童利益的必要性进行论述,以奠定对未成年养子女利益进行公权力保护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国际人权文献中保护儿童利益规定的介绍,可知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已成为我国所应承担的政府责任,在亲子法领域应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接着通过对“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论述,包括对其含义、所蕴含的必然性要求的阐述,指出儿童作为独立权利主体,国家应以公权力作为后盾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第二部分外国未成年人收养制度的公权力保护之考察。本部分比较研究了英美法系以及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有关公权力保护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规定。着重于从收养条件和收养程序这两个方面介绍这些国家的相关规定,意在指出公权力对收养关系的干预程度,反映对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保护力度。在对这些规定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最后对两大法系的规定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部分我国未成年人收养制度的公权力保护立法现状及不足之考察。本部分是对我国收养法中以公权力保护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现状进行梳理。主要是研究我国现行收养法所规定的收养条件、程序、收养法律效力以及收养关系的解除等收养制度问题。立足于我国收养制度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收养法中对未成年养子女利益公权力保护的不足。 第四部分完善对未成年养子女利益公权力保护的建议。本部分针对第三部分中提到的我国收养法公权力保护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的立法构想。指出我国所规定的收养条件过于严格,不利于收养关系的建立,应放宽收养条件的限制,使有被收养需要的儿童的被收养机会得以增加。而收养程序方面,民政部门所进行的审查工作则存在不足,应加强对收养程序的监督力度。
【关键词】:未成年人 收养制度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公权力保护 立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9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公权力保护儿童利益的必要性11-20
- (一) 国际人权文献的规定11-15
- (二) 保护儿童利益的国家责任15-17
- (三)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必然要求17-20
- 二、外国未成年人收养制度的公权力保护之考察20-34
- (一) 英美法系国家之未成年人收养制度及其公权力保护之体现22-27
- (二) 大陆法系国家之未成年人收养制度及其公权力保护之体现27-31
- (三) 外国收养法的未成年人收养制度之公权力保护的评析31-34
- 三、我国未成年人收养制度的公权力保护立法现状及不足之考察34-46
- (一) 我国收养法有关未成年人收养的规定35-42
- (二) 收养法中公权力保护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不足42-46
- 四、完善对未成年养子女利益公权力保护的建议46-52
- (一) 适当放宽收养条件46-47
- (二) 收养同意权的完善47-48
- (三) 完善收养程序的建议48-50
- (四) 完善解除收养关系的规定50
- (五) 建立收养人监督机制50-52
- 结语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歌雅;关于我国收养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2 魏惠斌;;最大利益原则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4 陈醇;;集中性民事权利的滥用及其控制——兼论公法控权理论之引入[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5 姚建龙;;国家亲权理论与少年司法——以美国少年司法为中心的研究[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6 蒋新苗;现代收养法趋同化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7 王丽萍;;从“亲本位”向“子女本位”演变的亲子法[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8 宋纪连;;尊重与维护儿童权利——《儿童权利公约》与我国儿童保护事业[J];师范教育;2002年Z1期
9 许民慧;中法收养立法比较透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王雪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伟邋陈丽平;[N];法制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芝伟;保护弱者利益冲突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崔庆国;论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宏玉;我国收养法律制度论[D];山东大学;2007年
4 吴洁;完善我国收养立法的思考[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许荣锟;英国《2002收养与儿童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王文元;收养协议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9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01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