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民事救济制度
发布时间:2017-10-13 00:04
本文关键词: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民事救济制度
【摘要】:“家而国,国而天下”。婚姻家庭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其是否稳定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能否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第三者插足是导致夫妻感情完全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时至当下,这种现象并没有因社会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而降低,反而愈演愈烈,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严重后果。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谐社会新局面,更应重视婚姻关系的稳定,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当对第三者侵权问题及配偶权制度予以重视。 目前我国立法仍存在诸多漏洞,如何更好地保护婚姻当事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规制第三者侵权的民事责任不仅关系到夫妻双方的利益、家庭成员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全社会的利益。我国现行《婚姻法》仅规定了夫妻之间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第三者侵权问题的规定几乎空白,尤其漠视了夫妻关系的自然属性,并对配偶权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了可以导致离婚的第三者侵权行为,无过错配偶方在出于维护家庭完整的目的而没有选择离婚,则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全面的保护。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法学研究的先进理论成果,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婚姻法律法规,积极促成立法与现实之间的衔接,引导积极向上的婚姻价值观。婚姻法规则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还应承担价值引导的功能与作用,它更强调法律对伦理道德及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 因此,建立完善的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救济制度,不仅可以填补我国现有法律的空白,更是维护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婚姻“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民事救济制度: 第一部分,从我国有关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法律制度的现行立法规定出发,分析我国关于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法律制度的不足和缺陷,指出建立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法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和法律意义,严格第三者责任对保护婚姻关系的长久稳定、维护配偶权益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纵观世界各国立法,许多国家与地区规定了第三者侵害配偶权问题的法律制度,肯定了第三者的法律责任。本文从宏观上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关于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相关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将各国国情和立法联系起来,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区别,获取我国婚姻立法可借鉴之处,健全我国婚姻法律制度。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侵犯配偶权的民事责任的立法构建。在对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理论及实践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充实我国婚姻立法,明确配偶权的具体内容、侵犯配偶权的行为方式、责任承担方式和取证方式,以及设立配偶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
【关键词】:第三者 配偶权 侵权责任 民事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导论9-11
- 1 建立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民事救济制度基本问题研究11-16
- 1.1 关于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现行法律规定11-12
- 1.2 关于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法律规定的不足12-14
- 1.2.1 《宪法》规定的不足12
- 1.2.2 《刑法》规定的不足12-13
- 1.2.3 《婚姻法》规定的缺陷13-14
- 1.3 建立婚姻关系中第三者侵权责任制度的必要性14-16
- 1.3.1 确立第三者责任是对合法权利保护的需要14
- 1.3.2 肯定第三者责任是道德法律化的要求14-15
- 1.3.3 明确第三者责任是维护社会和谐的要求15-16
- 2 有关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国际立法比较16-21
- 2.1 域外关于第三者侵犯配偶权责任的立法现状16-18
- 2.1.1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配偶权的立法例16-17
- 2.1.2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配偶权的立法例17-18
- 2.2 对国际立法的比较分析18-20
- 2.3 对我国的启示20-21
- 3 侵犯配偶权的民事责任的立法构建21-30
- 3.1 明确配偶权的具体内容21-24
- 3.1.1 明确配偶权的性质22
- 3.1.2 明确配偶权派生身份权的范围22-23
- 3.1.3 增设侵犯配偶权为法定离婚事由23
- 3.1.4 明确规定夫妻间的同居权23
- 3.1.5 增设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23-24
- 3.2 明确界定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行为方式24-25
- 3.2.1 通奸24
- 3.2.2 姘居24-25
- 3.2.3 重婚25
- 3.3 明确第三者应承担责任的种类界限25-27
- 3.4 明确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27-28
- 3.4.1 关于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损害赔偿的范围27
- 3.4.2 关于第三者侵犯配偶权损害赔偿的数额27-28
- 3.5 完善取证制度,健全程序立法28-30
- 4.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一、著作类31
- 二、论文类31-33
- 致谢33-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J];法学;2002年07期
2 王顺生;;婚姻关系中“第三者”法律责任的法理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07期
3 本丽萍;;浅析配偶权的民法保护[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6期
4 郭静;;妻子起诉“第三者”引发的理论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5 熊芳;;浅论第三者对配偶权的侵权[J];法制与社会;2012年12期
6 梁健燕;;配偶权被第三者侵犯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2年23期
7 许莉;供精人工授精生育的若干法律问题[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巫昌祯;;进一步完善婚姻法的几点思考——纪念婚姻法修改五周年[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9 余华;;第三者插足侵害配偶权的民事救济[J];南方论刊;2010年10期
10 张邦铺;;论配偶权的立法完善及保护[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1021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02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