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
发布时间:2017-10-13 11:25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
【摘要】: 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方式,社会性别有别于自然性别。社会性别理论以强调男女两性社会差异为主要内容,是在肯定男女两性的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强调他们的社会特征与角色,强调社会文化对性别差异的影响,强调性别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性别理论的提出,为研究家庭暴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新的思考路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性别和社会性别理论;然后,简单介绍了家庭暴力的内涵,并对本文讨论的家庭暴力的外延作出了界定;在第三部分,笔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以及危害,并给出了社会性别视角下家庭暴力的法律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性别 家庭暴力 法律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13.1;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7
- 第一章 社会性别的理论概述7-13
- 第一节 社会性别的概念7-9
- 一、社会性别的概念7
- 二、社会性别概念提出的意义7-9
- 第二节 社会性别理论框架9-13
- 一、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9-10
-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10-11
- 三、社会性别理论的界定11-13
- 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内涵13-18
- 第一节 部分国家对家庭暴力的内涵界定13-14
- 第二节 联合国对家庭暴力的内涵界定14-16
- 第三节 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内涵界定16-18
- 第三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家庭暴力18-38
- 第一节 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家庭暴力的理论优势18-19
- 第二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家庭暴力的成因19-21
- 第三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家庭暴力的危害21-23
- 第四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家庭暴力的法律完善23-38
- 一、现有立法对家庭暴力的防治及其缺憾24-28
- 二、从社会性别视角考量我国家庭暴力立法中存在的问题28-31
- 三、从社会性别视角确立我国家庭暴力的干预对策31-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毋嫘;洪炜;任双成;麻超;;婚姻中严重躯体暴力行为的个人-家庭-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畅;家庭冷暴力频发的原因剖析及防治策略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4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02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