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婚姻制度一元设计论
发布时间:2017-10-20 01:20
本文关键词:瑕疵婚姻制度一元设计论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组织细胞”,它负载着社会最基本的功能:实现家庭成员的社会化,使人的观念和态度社会化及内在化;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如友谊、自我价值、爱、福利与保险等);实现社会的控制(家庭有一种特殊能力去惩罚越轨行为和奖励规范模式),其社会意义远大于自然意义。因此保证其稳定并继续履行初级群体功能对于个人及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使其制度化无疑是社会调适家庭关系的最佳选择。而婚姻作为家庭组织的前提,制度化的安排也就尤为重要了,正如人类学家威廉·斯蒂芬斯认为的那样:婚姻首先是“社会的合法的性结合”,要使这种结合符合当时社会的期望,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婚姻有效成立的若干要件是人类可以选择的有效措施。于是,为了巩固这些法定成立或生效要件对现实社会婚姻缔结的影响,就有必要规定欠缺法定要件婚姻的效力,于是某种程度而言确立处理在成立时有瑕疵的婚姻的专门法律制度是法律对婚姻有效成立的若干要件作出规定的应有之义。瑕疵婚姻制度对于法定婚姻要件的贯彻意义重大。因此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专门的瑕疵婚姻制度。这项古老的制度从一元立法模式(单采无效婚之制)到二元立法模式再到一元立法模式(单采可撤销婚之制)的趋势,其发展并非如字面呈现的循环反复之状态,而是适应社会背景的变化、反映现代婚姻家庭制度定位的突破性交革。这种变革虽然是实际存在,但却是隐性的。 因为婚姻法的修订,近年来我国婚姻家庭法学界对瑕疵婚姻制度也进行过如火如荼的讨论,学者间歧见纷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主张我国应确立无效婚与可撤销婚并行的二元立法模式,这也为我国修订后的婚姻法所采纳。然笔者在学习中却惊讶地发现瑕疵婚姻二元立法模式中的无效婚姻制度与可撤销婚姻制度已明显趋同,实质已无多大的不同。而此相关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于是本文旨在对现代瑕疵婚姻制度呈现的这一隐性变革作深入细致的剖析,探究无效婚姻制度与可撤销婚姻制度有无区分的必要,对单采可撤销婚姻制度一元立法模式的应然性提出自己的拙见。不是马上否定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毕竟一个制度形之于法不是一两句话的事, 它需要更多的投入和研究,而是期望以此为始,婚姻法学界能就瑕卿昏姻 制度的沿革作更多的研究,最终提出更切合国情、更具人文关怀品格、更 秉承现代理念的改进建议.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瑕澎昏姻制度之沿革本部分通过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立法例的“解剖”,考查物娜昏姻具体制度的沿革,为本文第二部分对瑕疵 婚姻制度发展脉络的归纳总结提供了铺垫。 第二部分.悠结与展望:瑕拟昏姻制度的未来本部分首先从制度设计 与功能转变两个层面,对勒耐昏姻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抽象;其次以发 展脉络为墓点,分别从制度本身、存在的前提以及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定 位三个方面,对瑕卿昏姻制度的未来进行了探寻,阐明单采可撤销婚烟制 度的一元立法模式有其一定之应然性。 第三部分我国瑕卿昏姻制度的抉择与迷思本部分首先对我国瑕疵 婚姻制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其次对该制度确立背后的理念变迁进行了探 讨,认为修订后的婚姻法对无扔昏姻制度与可撤销婚姻制度并行的二元立 法模式的采纳,,有其一定的社会进步性;最后在解读我国瑕耐昏姻具体制 度设计后,检讨其存在严重的不足;继而提出,因为这种不完善一客观上 要求发展.我国婚姻法有必要以此为契机,把握该制度的发展趋势,在具 体制度完善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单采可撤销婚姻制度的一元立法 模式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13.9
【目录】:
- 第一部分 瑕疵婚姻制度之沿革7-21
- 一、 古代立法例之考查7-9
- (一) 古罗马7
- (二) 教会法7-8
- (三) 小结8-9
- 二、 近代立法例之考查9-11
- (一) 二元立法模式[以德国为例]9-10
- (二) 一元立法模式[以苏联为例]10-11
- (三) 小结11
- 三、 现代立法例之考查11-21
- (一) 二元立法模式[以美国、英国及意大利为例]11-16
- (二) 一元立法模式16-20
- 1 、 单采无效婚姻制度[以法国为例]16-19
- 2 、 单采可撤销婚姻制度[以德国、澳门为例]19-20
- (三) 小结20-21
- 第二部分 总结与展望:瑕疵婚姻制度的未来21-34
- 一、 瑕疵婚姻制度之发展脉络总结21-23
- (一) 从制度设计来看21-22
- (二) 从功能转变来看22-23
- 二、 瑕疵婚姻制度的未来:单采可撤销婚姻制度?23-34
- (一) 从制度本身来探讨24-28
- (二) 从存在的前提来探讨28-29
- (三) 从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定位来探讨29-34
- 第三部分 我国瑕疵婚姻制度的迷思与抉择34-38
- 一、 我国瑕疵婚姻制度的历史回顾34-35
- 二、 制度背后理念的变迁35-36
- 三、 发展中的选择36-38
- (一) 制度完善的必要36
- (二) 契机中的选择36-38
- 参考文献38-4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洪涛;婚姻登记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孙萧箫;瑕疵婚姻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64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06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