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任意监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选题:日本 切入点:任意监护 出处:《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任意监护制度是以尊重本人意愿的理念为指导,使本人可与其选定的人预先缔结委托合同,约定将来判断能力衰退时,由受托人处理监护事务。依据我国的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在判断能力衰退时不能控制受托人,这就需要制定任意监护制度予以弥补。对此,在亚洲建立最早且施行十多年的日本任意监护制度对我国有比较好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system of arbitrary guardianship is guided by the idea of respecting one's will, so that I can conclude a contract of entrustment in advance with the person of his choice, and agree that in the event of the decline of his ability, the trustee shall handle the guardianship affair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al-agent contract of our country, The principal can not control the trustee when his judgment ability is declining, which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rbitrary guardianship system to make up for it. For this reas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apanese arbitrary guardianship system in Asia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has a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日本文部科学省私立大学b&略的研究基v湫纬芍г耰m(项目编号:S1191002)
【分类号】:D931.3;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霞;成年后见制度的日本法观察——兼及我国的制度反思[J];法学论坛;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宏;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检讨与完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苏蒲霞;老年监护制度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余松林;关于建立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探讨[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李宏;成年监护制度修改趋势探析[J];行政与法;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霞;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莉;论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保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刘昶;监护人确定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3 杨馨卉;论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6年
4 谢玉美;现代成年监护制度探析[D];苏州大学;2006年
5 李因来;高龄者照护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万宝刚;中日成年监护制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刘立木;论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改革[D];四川大学;2006年
8 何娟;监护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9 郭德黎;论我国监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蔡学伟;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少宽,林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社区服务之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尔柯姆·史密斯,许章润;日本私法制度与对于商务活动的公共控制:法典的作用[J];比较法研究;1997年04期
2 王廷春;外国劳动者在日本的安全卫生法律保障介绍[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5年09期
3 王杰;;日本检察官遴选制度考察[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4 胡春秀;;从日本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看我国土地征收立法的完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5期
5 小杉丈夫;美国法文化对日本法律实务的影响[J];中外法学;1995年04期
6 寇天;日本是怎样利用法律管理经济的[J];城市开发;1995年04期
7 祖伟;清末修律取法日本述论[J];日本研究;2002年01期
8 孟开;从日本第四次医疗法的修改看医院病床分类[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03期
9 崔善敬;董燕;谢贤林;;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瑞珍;奥田进一;;日本环境法的制定与实施对循环型经济社会形成的影响[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瑞珍;奥田进一;;日本环境法的制定与实施对循环型经济社会形成的影响[A];2006年度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年会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申进忠;;日本土壤污染规制法述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3 马燕;赵建林;;日本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评析与借鉴——对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启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4 廖柏明;;日本旅游资源环境法律政策研究——以日本熊本县区域为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牟宪魁;;中国的法律硕士教育与日本的法科研究生院构想——兼论我国法律教育的未来走向[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6 柯坚;;日本循环社会立法分析[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薛夷风;;日本有限责任合伙发展的新动向——以日本合同公司法律性质的探析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梁熙艳;;日本实用新型技术评价书制度简介[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9 何卫东;;日本化学污染物的刑事限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邹晓黎;;公司运营的IT化问题——日本公司法修改对我国公司法修改的启示[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青;日本监狱也不宽敞[N];人民公安报;2001年
2 肖玮;日本“受害人”拟对达菲安全起诉[N];北京商报;2007年
3 ;胜诉!日本赔偿1.9亿日元[N];华夏时报;2003年
4 韩立余;日本的进口苹果检疫措施违规[N];国际商报;2003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孙亚菲;日本“有事”[N];南方周末;2003年
6 本报驻东京记者 林忠;日本加紧立法保护犯罪受害者权益[N];法制日报;2004年
7 胡佐超 钱孟姗 张冬梅;日本知识产权巡礼[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记者 魏小毛;比亚迪打赢日本索尼专利无效官司[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9 高浩荣;朝媒体称必须阻止日本修宪[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刘浩远;发假信息哄抬股价,看日本如何用“重典”[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三毛;在两个主义之间:日本刑事审判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曲阳;日本中世法略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李青;综论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张志泉;日本犯罪者处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韩小梅;日本犯罪过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苏明月;日本保护观察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亮亮;中国法律移植何去何从[D];武汉大学;2005年
2 郎治国;日本民事再审事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悦;政府破产与财政重建:日本夕张市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道重隆;日本禁止垄断法概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5 王竹新;日本任意监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潘迪;日本国民的知情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鹏程;日本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刘淼;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吴克宇;日本消费者政策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冯志军;日本教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99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59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