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保险法律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婚姻法解释(三)》下的夫妻财产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以房养老保险法律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闫泓汀
【摘要】:“以房养老”通俗的说就是老年人对自己所拥有的房产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利用自己拥有产权的房产,尤其是老年人身故后仍然留存的房产,通过一定的金融或者非金融手段,,提前将房产变现,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一笔长期、稳定的资金流入,并以此实现房产价值的流动。由于“以房养老”是一个集合概念,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老年人养老,而“反向抵押贷款”也是诸多“以房养老”方案中最为典型和最为复杂的一种,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反向抵押贷款”这一制度,“以房养老保险”在本文中也特指反向抵押贷款业务。 “以房养老”包括遗赠抚养协议、售后回租、招徕房客、售后回租等,而“反向抵押贷款”也是诸多“以房养老”方案中最为典型和最为复杂的一种,“反向抵押贷款”最早起源于荷兰,成熟于美国。这种养老模式解决了“房产富裕,现金贫穷”这类老人的养老融资问题。这种制度允许老年人抵押所拥有的房产,向金融机构借款,在身故前可以继续在房屋中居住,在身故后房产的处置权归金融机构的一种制度。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在美国的成功运作表明,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是解决“房产富裕,现金贫穷”这类老人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法律风险不仅仅包括合同当事人之间未按照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还包括由于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可能引发自身违约行为的法律风险。这一系列外部法律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房价波动风险、长寿风险、支付风险等。因此,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介绍以房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反向抵押贷款的原理、法律性质以及在中国的制度设计,并提出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概念。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界定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投保人的主体资格,以及对于开办反向抵押贷款的寿险公司的资格限制的介绍,整理反向抵押贷款合同双方的主要权利和义务。这些都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从而避免因权利不清、义务不明而导致的法律纠纷。在第四部分,笔者介绍了可能导致寿险公司外部法律风险的相关风险,包括房价风险、房屋维护风险、利率风险、长寿风险、支付风险和房屋变现风险。并在第五章提出了笔者认为对这些法律风险的防范路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闯;;关于让与担保的司法态度及实务问题之解决[J];人民司法;2014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茜;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与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李大伟;论合同自由原则[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金培城;;《新婚姻法解释(三)》下的夫妻财产制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2011年22期
3 朱涵;王艺桐;;再论担保权的性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年24期
4 陈贵;;论保证期间[J];清华法学;2003年02期
5 邓海峰;;排污权与不同权属之间的效力冲突和协调[J];清华法学;2007年03期
6 吝莹莹;匡国媛;;中国大学生行为艺术透视[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5期
7 蔡唱;先例判决与中国民商判例制度构建[J];求索;2004年02期
8 廖焕国;;论我国侵权责任构成中违法性要件之取舍[J];求索;2006年05期
9 曾祥生;;论合同解除权与撤销权之竞合[J];求索;2010年01期
10 郭善玲;邹斌;;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法律思考[J];企业经济;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贾若;;中国房产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社会保障定位与风险[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3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谢海波;唐瑭;;论环境责任保险合同之原则[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显芳;;再论环境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霍骞;;论夫妻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7 马晶;;商法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焦海涛;;纳税人退税权之立法与理论悖论及其克服[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9 陈秉正;邓颖璐;秦鹏;;具有赎回选择权的住房反抵押贷款定价研究——基于中国市场的分析[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10 郭徐瑶;;论荣誉权[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淑华;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廉军;转型期的独立学院公共治理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曈;论合伙取得股东资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志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民法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罗婷;论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董欣;论强制缔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宗来;论债权让与中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俞铖;错误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沈悦,刘洪玉;房地产资产价值与国家财富的关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兵,姚远,杜鹏,张恺悌;遗产动机经济学:理论、经验分析及政策意义[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S1期
3 杜鹃;;长寿风险与年金保险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4 况伟大;;利率对房价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0年04期
5 祝伟;陈秉正;;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预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4期
6 杨楠;邢力聪;;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房价指数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5期
7 王晓军;蔡正高;;死亡率预测模型的新进展[J];统计研究;2008年09期
8 王晓军;任文东;;有限数据下Lee-Carter模型在人口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2012年06期
9 张元萍;王力平;;基于短期利率动态模型的反向抵押贷款赎回权定价[J];投资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日本日生基础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沙银华;[N];中国保险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俊芳;反向抵押贷款定价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隽子;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肖遥;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石卉;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周佳;基于房产价值预测的反向抵押贷款定价模型[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晓楠;济南市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鞠海峰;城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及其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瑾卓;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定价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綦铭;一类随机利率下的反向抵押贷款定价模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微;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理财产品定价问题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新婚姻法解释(三)》下的夫妻财产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6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