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基于差序格局的中国民法体系同心圆模式建构

发布时间:2018-04-21 11:10

  本文选题:差序格局 + 民法体系 ; 参考:《东南学术》2013年04期


【摘要】:受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启发,我国民法可考虑采取同心圆模式的结构体系。以自己为中心,民事生活由近及远依次为人自身、家庭、组织和市场,相应地,民法可分为人法、家庭法、组织法、市场法四个领域。在同心圆模式民法体系中,四个领域分别自成体系,每一领域均有自身较为独特的理念、原则和规则。较之于传统民法体系,同心圆模式民法体系在理论基础、基本思路、逻辑关系、总体架构等方面有其鲜明特色。
[Abstract]:Inspired by Fei Xiaotong's theory of "differential order pattern", China's civil law may consider adopting a concentric circle model. Taking oneself as the center, the civil life is divided into four fields: personal law, family law, organization law and market law. Accordingly, civil law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fields: personal law, family law, organic law and market law.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of concentric circle model, four fields have their own system, each field has its own unique ideas, principles and rul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ivil law system, the concentric circle model civil law system has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basic ideas, logical relations, general structur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住房租赁法的立法宗旨与制度建构”(项目编号:11YJC820179)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礼旺;重估民法诚实信用原则之价值[J];求索;2005年06期

2 赵玉琪,张麟;论物权行为理论与我国民法体系的建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亚楠;;婚姻家庭法应纳入民法典的理论探索[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1期

4 杨琳;赵军;;中美不当得利制度之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5 邬海莹;张建敏;章成;;论监护概念的内涵以及我国监护立法的完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肖少启;;民事法律关系价值论[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良平;;《民法通则》对中国当代民法体系的影响——从体例和内容为视角[J];大众商务;2009年22期

8 苏俊凉;吴菲;易辉泉;林占发;;浅议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定位[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03期

9 和育东;;过错责任之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证明[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10 徐毅;;试论德中民法体系及其相互关系[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9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梁捷;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构建中国特色民法体系[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许凌艳;加快推进民法体系化[N];人民日报;2008年

3 北京市天驰律师事务所 刘卫;《侵权责任法》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一)[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孙宪忠 冯珏;需要什么样的侵权责任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萧显;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须有保障机制[N];贵州民族报;2008年

6 北京市天驰律师事务所 刘卫;《侵权责任法》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五)[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张依;聚焦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N];人民铁道;2010年

8 上海市虹口区计生委主任 孙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执行主编 王泠一;我们重返男权社会了吗[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伟;私法自治的历史演变与民法体系的完善[D];复旦大学;2009年

2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童彬;论法国财产法的历史演进和制度体系[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栾群;侵权责任形式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石睿;空间隐私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举;不动产登记公信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鲍雨;所有权保留买卖制度在民法体系内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霍振宇;物权行为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白万春;析区分原则的合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方晶;我国民法法典化体系化的思想基础:对罗马法体系的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常蓉;关于履行治愈规则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7 单清峰;人身性债权优先于财产性债权的法理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8 曹笑辉;重建典权制度刍议[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樊骁;物的历史变迁下财产权体系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芳;无权处分行为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782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782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