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三十年:民法学
本文选题:法学研究 + 民法学 ; 参考:《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摘要】:正一、引言1978—2007的30年,一段值得重笔追溯和认真回味的中国历史;175期《法学研究》,350篇民法学论文,它们嵌入这段过往,延续出中国民法学术史的一脉。这30年历经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变迁,见证从法律虚无到依法治国的实践转换,孕育渐进问世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民法族群。它们相互交错,合力激荡着民法学研究。民法学术史因此不只是学者协力勾画的问学之史,还是映照种种现实要素的社会之史。故而,尽管本文以《法学研究》
[Abstract]:First, in the 30 years of the introduction from 1978 to 2007, there are 350 civil law papers in 175 issues of Chinese history worthy of careful tracing and reflection, which are embedded in the past and continue to be a pulse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 law. These 30 years have experienced planned economy, 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 the system change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ne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actice from legal nothingness to rule of law, gestated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marriage law, inheritance law,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guaranty law, Contract law, property law and other civil law ethnic groups. They interlaced with each other and joined forces to stir up the study of civil law. Therefore,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ivil law is not only the history of inquiry and learning drawn by scholars, but also the history of society reflecting all kinds of realistic elements. Therefore, although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Jurisprude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大英;应重视比较法的研究[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2 徐鹤皋,任继圣;涉外海上货运索赔案件诉讼程序中的几个问题[J];人民司法;1980年01期
3 张光博;法的概念和历史类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4 陈春龙;;试论法学[J];现代法学;1980年03期
5 杨日颖;;日本法学学会[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8期
6 本刊编辑部;;发刊词[J];法学杂志;1980年01期
7 陈守一;;法学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J];法学杂志;1980年01期
8 ;北京市法学会成立[J];法学杂志;1980年01期
9 谢邦宇;;与群下教[J];法学杂志;1980年01期
10 肖永清;;必须重视法学[J];法学杂志;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安梁;;我国法理学的20年[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2 张致弟;;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的青海法学研究[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3 陈金钊;王俊峰;;论审判规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宋红松;;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破产制度的构想[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贾谦;;行为法学的创立是对法学方法论的重要变革[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6 茅彭年;;法学教师行为的剖析和调控[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7 黎国智;雪犁;;略论法学理论刊物的编辑方针[A];四川高校学报编辑文集[C];1989年
8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保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刘歌;丛青;;对一起管辖权纠纷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的剖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10 钱水苗;竺效;;试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环境资源法之法律目的[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范绪锋 储召生 实习生 黄纪泽;中国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钟敏;“地方保护”该刹车[N];重庆商报;2000年
3 肖玉华;理论求精深 实践不停步[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晏向华;追求程序价值的多元化[N];检察日报;2000年
5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平安;21世纪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展望[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娜;实践社会正义——民法解释学的使命[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现代民事审判制度与司法创新[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吴江;认认真真做事做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金磊;借鉴国外城市防灾立法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减灾法学研究[N];中国社会报;2000年
10 记者 倪四义 吴黎明;中国法制建设成就为世人瞩目[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张天民;失去衡平法的信托[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徐磊;基于SOC架构的可测性设计方法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5 王龙星;中药色谱指纹质量控制基础方法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徐赫喃;刑事诉讼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张力;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周超;职工参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林波;保险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0年
2 徐洪涛;可预见性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3 苏莉;国际经济合同担保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田承祖;试论在高等师范学校中教育法学课的设置[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温恒国;论影响行政执法的非制度因素[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张机慧;集体企业财产所有权探析[D];厦门大学;2001年
7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颖;合同违约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黄乐平;论司法制度与法律教育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肖亚范;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法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编号:1812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81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