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婚姻案件举证难的分析及对策——兼论“私人侦探”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8-05-05 12:26

  本文选题:婚姻案件 + 证据 ; 参考:《改革与战略》2007年06期


【摘要】:2001年《婚姻法》体现了对婚姻家庭关系中受到侵害的弱者的保护和对过错方的惩罚,但举证难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相关制度的有效实现。婚姻案件举证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婚姻案件的隐秘性、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立法和司法的不足、社会的漠视等。针对婚姻案件的隐秘性和举证难,应允许受害者或无过错方委托“私人侦探”以秘密手段取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采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特定情形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增强社会的参与意识和责任。
[Abstract]:In 2001, the Marriage Law embodied the protection of the weak who had been violated in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 and the punishment of the fault party, but the prominent problem of the difficulty of proof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relevant system.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of proof in marriage cases, such as the secrecy of marriage cases, the weak 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the insufficiency of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the disregard of society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secrecy of marriage cases and the difficulty of proof, we should allow victims or no-fault parties to entrust "private detectives" to obtain evidence by secret means, strengthen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enhance citizens' legal awareness and self-protection ability. Adopting the proof standard of "high probability", the burden of proof should be revers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and the consciou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蒋雪琴;试论私人侦探业在我国之可行性问题[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张竞芳;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当代法学;2002年06期

3 李浩;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4 吕继东;“私家侦探”的法律思考[J];公安研究;2004年10期

5 程亚丽;;透视私人侦探取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徐昕;法律的私人执行[J];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7 曾青;离婚损害的赔偿——从实体与程序双重角度讨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向平;;“离婚经济”催生“中国式离婚”[J];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23期

9 张月满;离婚过错赔偿的举证责任问题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鑫;;略论我国反垄断私人执行体制的建构[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陈巍;;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3 熊俊;;论构建中国的私人侦探制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吴明生,王韶许;浅论视听资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兼评私录视听资料的合法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熊洋;;证据协力义务视野下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6 朱帅;;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评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张弘;;行政法无因管理研究——以公民为行政机关从事行政活动为分析视角[J];东方法学;2011年05期

8 郭小冬;;论私录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奚玮;杨锦炎;;刑事诉讼中私人不法取得证据之证据能力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钱大军;单晓萌;;私人侦探:法律制度的催生品[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2 丁国峰;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4 周成泓;论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友好;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D];四川大学;2007年

7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沃耘;民事自助行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杨柳;司法裁判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楼春晗;巴西反垄断法实施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贺建勇;试论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效力[D];南昌大学;2011年

3 贺心培;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艳;民事证据规则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D];山东大学;2010年

5 邓冰宁;论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挺;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欧丹;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乃文;卡特尔宽恕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晓艳;民事诉讼传闻证据效力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林青;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竞芳;离婚损害赔偿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当代法学;2002年06期

2 田成有;中国农村宗族问题与现代法在农村的命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陈苇;离婚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若干问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王谢春;;音像证据若干问题探讨[J];法学家;1997年06期

5 罗丽;日本关于第三者插足引起家庭破裂的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6 李浩;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7 周羽正;私录资料合法性的界定[J];法学;1996年03期

8 谢振辉;私人侦探业在中国的可行性[J];法学;1999年12期

9 王利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J];法学;2002年05期

10 谢啸林;论私录视听资料的排除与采信[J];法学;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瑞萍;胡志中;;民诉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应有内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吕日东;举证责任倒置的实质——逆否分配[J];山东审判;2005年05期

3 张洁;;论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若干问题[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黄伟松;;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8期

5 陈莹颖;龚晓龙;;劳动争议举证责任的分配——一起加班工资争议案引发的思考[J];司法改革论评;2008年00期

6 刘松坡;;买卖房首付与否说不清 且看法官如何断此案[J];新疆人大(汉文);2006年09期

7 周开琴;;对借贷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反思与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振中;;试论缺陷产品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部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及其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10 王学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桂香;郭唐军;;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浅议[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周琦;;试述制定《海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必要性及思路[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3 李艳;;环境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分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于宁杰;;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若干问题研究[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罗坷;梁腊梅;;我谈“两个证据规定”的背景和意义[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梁梅;;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倒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马东晓;;略论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以知识产权诉讼为例[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陈磊;周宏斌;;论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陈磊;周宏斌;;论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甘应龙;谈湘兰;;证据才是事实[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雁兵 马向征;签名不被认可时的举证责任分配[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丘勋锐;贯彻两个证据规定 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N];人民公安报;2011年

3 朱强;设立举证期限有弊端[N];江苏经济报;2006年

4 葛梅;行政不作为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N];江苏经济报;2003年

5 林操场 刘春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不完全免除受害人举证责任[N];徐州日报;2006年

6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法学博士、博士后 吴丹红;刑事证据规定能带来什么[N];法制日报;2008年

7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 仇慎齐邋郭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举证责任之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俞晓霞;特殊举证责任分配方式运用三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李燕;从一起牛官司看举证责任分配[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崔颂文邋沈金汝;举证责任分配在庭审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彩清;婚姻、家庭、生育与妇女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李飞龙;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研究(1950-198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李慧波;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骆东平;论性骚扰纠纷的民事诉讼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曾冠棋;举证责任法理探讨与实证评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吴国U,

本文编号:1847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847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