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离婚扶养的请求权基础

发布时间:2020-07-24 15:51
【摘要】:论文首先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我国构建离婚扶养制度的原因和基础。从必要性层面看,面对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和我国法院受理离婚纠纷案件数量递增的压力,现有的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存在着规范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缺陷,社会保障制度救济的力度又实在太低,均难以妥善解决离婚扶养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离婚扶养制度。从可行性层面看,我国自古就有离婚救济渠道,构建离婚扶养制度具有历史基础;我国从土地革命时期就有离婚扶养立法,构建离婚扶养制度具有法律基础。因此,我国有能力构建离婚扶养制度。然后,论文对请求权的性质做了界定,请求权是“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给付)的权利”,请求权范围很广,并不仅限于请求权能或救济权能。事实上,请求权兼具基础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的二重属性。由于离婚后原配偶之间不再有身份上的联系,故为了解释为何离婚后一方还需要对另一方进行扶养,论文将离婚扶养请求权界定为一种独立的权利,不以基础权利的存在为前提。其次,论文对离婚扶养的请求权基础进行了证成。论文的证成分正向和反向两个角度。正向证成是从离婚扶养的构成要件出发,通过涵摄论证矫正正义符合离婚扶养的构成要件。反向证成是从离婚扶养请求权基础的现有理论出发,通过排除法确定其他理论不能成为离婚扶养的请求权基础。再次,论文对何为离婚扶养的请求权基础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论文认为离婚扶养的请求权基础是矫正正义,离婚扶养制度的目的是实现婚后双方权利义务的公平,蕴含了矫正正义。离婚扶养制度的功能是救济婚后经济弱势方,体现了矫正正义。最后,论文对如何落实离婚扶养请求权基础提出了具体建议,指出了研究离婚扶养请求权基础的现实意义,即设置离婚扶养请求权,构建离婚扶养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荣;;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体系及其完善[J];人民法治;2019年06期

2 胡祥甫;;请求权基础的实务分析[J];法治研究;2018年01期

3 吴逸越;;“知假买假”的二元请求权基础及价值分野[J];财经法学;2018年04期

4 胡坚明;;请求权基础规则与法典化立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5 廖杰文;廖育强;;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具体操作个案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年13期

6 赵桉;;我国首例冷冻胚胎继承案请求权基础分析——兼议胚胎法律属性[J];长江丛刊;2017年16期

7 欧阳苏芳;沈国靖;;请求权基础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以合同上请求权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2年03期

8 李英环;;民法案例中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7期

9 吴香香;;法律适用中的请求权基础探寻方法——以“福克斯被撞致其猎物灭失案”为分析对象[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10 袁忠华;;论请求权基础方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程序与实体交错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明;徐海勇;;论请求权基础对法官裁判权的拘束[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2 杨凯;;寻找从现实生活出发的民商事审判方法[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3 孔夏雨;;论软件作品侵权防御系统的构建[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4 李后龙;李勇;王松;;请求权分析五定法:从有法可依到有据可判[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5 李俊晔;;思维导图:法官何以发掘事实——事实认知从“经验的逻辑”向“逻辑的经验”转型[A];深化司法改革与行政审判实践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8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7年

6 陈屹立;张帆;;死亡赔偿制度之构建:从个人福利角度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华佳;;夫妻之间借贷关系的可诉性分析[A];“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纲要 廖高飞;侵权责任请求权基础与归责原则浅析[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公司出资纠纷的请求权基础[N];民营经济报;2006年

3 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 何莉苹;“公平责任”公平吗[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李景华;审理房地产案件的体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杨克彬;法官如何维护法律适用的安定性[N];人民法院报;2016年

6 ;强化自我管理 提升司法能力[N];上海法治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杨颖辉;受害职工应获“双赔”[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8 陈默;同样事件以后都能赔“双份”吗?[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9 钱卫清;权利救济途径[N];法制日报;2006年

10 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 阮丹军;切实提高民商事审判的透明度和公信力[N];浙江法制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冷传莉;论民法中的人格物[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淦军;论离婚扶养的请求权基础[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2 涂菡;不当出生之诉的请求权基础探寻[D];外交学院;2018年

3 方晶;土壤污染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余杰;“错误出生”的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5 张琴;私法保护的利益之类型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邹玉萍;产前诊断失误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石金飞;婚前赠与财产要求返还的请求权基础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岳;论引诱违约[D];河北大学;2017年

9 张笑;第三人侵权情形下物业服务企业的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

10 苏荣喻;不当出生的法律思考[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9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769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